龚曙光1关于文博会:热闹很重要南都:多次到文博会,你会产生“审美疲劳”么?龚曙光(下称龚):借助政府搭建的舞台,多演几出折子戏,比自己搭台唱戏要好得多。南都:对已经7年的文博会,你有什么建议?龚:我国会展还都处在一个借鉴、引进、消化的过程中。像文博会这样把所有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放在一个笼子里来展示的,在国际上也不多。一个产业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支柱产业的话,热闹也很重要。现在更多的是需要热闹聚集人气,2关于新媒体发展:孩子我给你钱你去抢地盘南都:你多次提到了中南传媒集团“多介质、全流程”的战略发展理念,与时下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或全媒体发展有什么区别?龚:多介质与多媒体或全媒体没有太多区别,过去我们是纸介质的,现在主要也是。未来,全世界主流的介质我们都要做。南都:如何理解,中南传媒旗下又新办了如《快乐老人报》以及《长株潭日报》这样的纸媒,这是否与整个纸媒的发展趋势相违背?龚:并不相背。我做《快乐老人报》,是因为中国老年人群是从纸媒退得最慢的。老年这个人群即使有IPAD,他也未必用,他拿纸媒更方便。老人作为目标人群最先用报纸是对的。我办《快乐老人报》并不意味着我不办“快乐老人网”,不办“快乐老人频道”。只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报纸。同理,我们办《长株潭报》,并不意味着就不办长株潭台或长株潭社区。这个媒体集群是个立体的东西,用多介质锁定人群,是我一贯的做法。报纸只是排头兵,是先锋。南都:在很多人不看好纸媒发展前景时,前些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戴玉庆说,纸媒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前景还存在,关键看我们做得怎么样。你如何看这一观点?龚: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当人类整体的交流模式已经变化的时候,再去探讨某一个媒介是活三年还是五年,我确实不感兴趣。我认定,人类的进步是靠技术的。数字技术一定是改变人类基本生存模式的一种技术。你的基本生存模式改变的时候,附着在上的其他子系统也是有所改变的。南都:中南传媒旗下潇湘晨报以影响湖南著称,这是否也秉承了你去年在深圳所言,“媒体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人心里圈地”的理念?龚:我认为传媒业最高境界是心灵圈地,这是一个内容生产者最高境界。我们每个行业都有土地要圈,我们要圈的是人心。这是我作为内容提供商不变的理念。但人圈地有多种方式和手法,也有不同对时局节律感的把握。中国的传媒人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是个疑难杂症。他不是太适合用西方剪子加刀子的办法解决中国的疾病。中国一个好的编辑,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掌门人应该是个好中医,会调和。南都:“多介质、全流程”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可能会让人担心:四处出击,盘子过大,链条过长,如何解决人才储备问题?龚:前几天谈如何做长株潭集群时,我说除了报纸可以用潇湘晨报的人外,其他的媒介形式全部面对全世界招人。南都:在你的新媒体未成长起来前,你拿什么去吸引人才到你这里?龚:世界上能做网站的人不止两个,一定还有别人。肯定还会有人比张朝阳干得好,他已经有地盘了,你没地盘。现在我们说,孩子,来,我给你钱你去抢地盘。不要相信,世界上哪一个企业穷尽了世界上全部的人才。你要永远相信这个行业里最厉害的人,一定是这个行业里没有名气的人。就如中国出版里最强的人一定不是龚曙光,我干的是我这个时代的事情。3关于个人:我是个猴子南都:有人说你是一个有理想而且自信的人?龚:说我有理想是抬举了。我经常讲,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猴子。一个猴子预想自己要活成一个人,是一个生命的本能,说不上是理想。别人把你放在这个岗位上你就要干好。对于你的员工,你是一个戏子,你站在舞台上,你带了行头,你能不把戏演好吗?下台后你可能大汗淋漓,可能扑倒在地,但是在台上必须演好。所有的自信都是被逼出来的。面对这样一个变局的时代没有人是自信的,你不可以自信又不可以不自信。你不可以自信是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你有什么理由自信。我又不能不自信,我面对这样局面,我不自信我的管理团队怎么自信,如果我不自信我的员工怎么自信。我所有的自信中,我所有确定的除了演好自己的戏外,我必须虚张声势。当你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