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株洲市服务业发展报告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株洲紧紧围绕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使全市服务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对株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现状与特点2009年,株洲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6.77亿元,增长14.6%。其中,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28.2%、24.3%和24.1%,成为服务业14个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三个。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6%,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8%、3.9%和3.8%,分别拉动GDP增长1.2个、0.6个和0.5个百分点(数据见表一)。表一:2009年GDP构成及增长情况行业绝对数(亿元)增长(%)结构(%)地区生产总值1024.8914.5100第一产业107.825.610.5第二产业560.3016.154.7第三产业356.7714.63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4.0311.44.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2915.32.2批发和零售业62.0718.76.1住宿和餐饮业19.7516.51.9金融业22.5028.22.2房地产业39.9914.3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3824.11.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624.90.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84.70.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2.3724.32.2教育24.5752.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1.304.8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3523.50.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5.779.94.4(一)就业容量增加,就业结构变化近年来,全市努力拓展服务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就业容量不断增加,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2009年末,全市城镇服务业单位就业人员15.14万人,增长5.9%,占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4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服务业单位新增就业人员0.85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49.4%。服务业劳动就业人员结构有变化。2009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员分别增长53.5%、37.9%和3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服务业就业规模占主体,就业人员占41.3%(数据见表二)。表二:2009年服务业就业人员情况行业就业人员(人)增长(%)结构(%)服务业合计1513945.910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972-14.05.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01819.62.7批发和零售业70435.14.7住宿和餐饮业45302.73.0金融业957432.56.3房地产业69419.8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48737.94.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62953.53.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291-16.02.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614倍0.2教育34247-5.622.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69268.011.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94-38.11.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198111.327.7注:该表口径为城镇单位年报数。(二)建设项目增加,投入力度加大2009年,全市服务业在建投资项目382个,计划总投资达到325亿元。其中职教园开发、欧洲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建设等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为41亿元、30亿元和14亿元;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湘江风光带、时代大道、武广客运联络线工程等1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在5亿—10亿之间;湘江五大桥、万博珑家居建材购物广场、红旗大道建设等2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在1亿—5亿之间;城市美化工程、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绿化投资、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改造等4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在5000万—1亿元之间。全年服务业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5.08亿元,增长58.1%,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5%。其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额居服务业前三位,共完成投资188.41亿元,占服务业投资额的83.7%;而以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教育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投资增长最快,分别增长3.8倍、3.4倍和2.7倍(数据见表三)。表三:2009年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行业投资完成额(亿元)增幅(%)结构(%)服务业合计225.0858.11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912.74.3信息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