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调查】[提要]本文基于对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归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资金不足、成员素质不高、科技知识缺乏、经营管理不善等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内功、政府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监管力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问题浅析——基于对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收录日期:20XX年7月9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农民自愿、自主、互助的经济合作组织,顺应了农业生产由手工走向机械化、农产品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化、农业由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等重大转变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变革的客观需要,是当前改善农民所处的弱势地位、减轻农业生产所固有的风险、改变农村所存在的落后状况的重要力量,其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在XX省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研究。一、发展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的经济组织,在20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于九十年代中期以前萌芽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快速发展。截至20XX年11月底,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10,289个,农民成员154.6万户,带动农户246.8万户,分别为全省农户总数的11.1%和17.8%。湖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五年内增加了3.47倍,年均第1页共4页增长23%,并呈现以下特点:(一)覆盖领域拓宽。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水稻种植、生猪养殖等湖南农业的支柱产业中继续发展扩大,而且在手工业、农家乐等行业中蓬勃兴起,几乎覆盖到了与农业有关的各个领域。以20XX年为例,全省休闲旅游等非主要农产品生产行业的合作社达到了494家,占总数的5%。(二)创办主体多元。在农民继续保持主力军地位的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主体也在日益多元化,除农业龙头企业、基层农技人员牵头领办外,大学毕业生等人群和组织也加入到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列。截至20XX年11月底,这类新型人群和组织创办的合作社共421个,占总额的4%,其中大学毕业生创办的有160多个,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1,000多人。(三)市场份额扩大。全省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以为社员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为主,随着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购销中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0XX年分别达到了30%和50%。在一些地区的主要农产品销售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份额更高,如XX县区的柑橘,合作社的销售超过了全县总数的90%。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民与政府、市场、农业科研等部门相互联结的桥梁,通过为农民搭建生产经营、互助合作、对外联系的统一平台,处理好单个农民办不了、政府包不了、部门干不了的事情,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共同致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很快,成效明显,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很不平衡,差距很大。以20XX年底的情况为例,发展较快的XX市,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8.25%,农民专业合作第2页共4页社个数占全省的23.08%,合作社成员户数占农户数的21.06%;XX市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2%,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占全省的6.31%,合作社成员户数占农户数的10.12%。而发展较慢的XX市,同期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8.8%,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占全省的3.67%,合作社成员户数占农户数的3.83%;XX市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23%,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占全省的5.34%,合作社成员户数仅占农户数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