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2012届高三文科综合10月调研测试试题命题:佛山三中/区文科综合命题组审题:区文科综合备考核心组考试时间:2011年10月29日下午2:30-5:00考生注意:本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地理规律(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黄赤交角变大,北京冬夏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将变大B.风带、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降水稀少D.无论南北半球,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图1),回答2~3题。ABCD⑤②③⑥2.造成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3.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图2为部分国家盐碱化土地情况统计。读图完成完成第4题。4.盐碱化土地占总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其灌溉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湖泊水B.高山冰川融水C.雨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读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变化图(图3),回答第5题。5.若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则A.年降水量增加B.降水后下渗作用增强C.蒸腾作用增强D.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读图4,回答6~7题。6.图中表示大洋环流的示意图中,错误的是A.①③B.③④图5图6图7C.④⑤D.③⑤7.对沿海气候增温增湿作用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8.图5为我国横断山区某处剖面图,正确的说法是A.甲为地垒,乙为断层,丙为背斜B.a-b间的地形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C.a处主要是流水侵蚀地貌,b处主要是流水堆积地貌D.F处容易发育溶洞等喀斯特地貌9.图6是某校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郊外考察时绘制的一幅景观图,当时小组同学在图7中的地点及其观察方向是A.a,西北B.b,东北C.c,西南D.d,正北10.图8所示地区的地形,属于A.地堑山地图9B.褶皱山地C.高山冰川地貌D.冲积平原11.读循环模式示意图(图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的是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为近地面,则甲地此时气温日较差较小B.若该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图,我国东部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属①环节C.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则④为暖流D.若该图表示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乙表示岩浆,则丙是变质岩1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行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这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13.图10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14.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1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16.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7-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