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社会和谐【好,2分】第一篇: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社会和谐【好,2分】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问题强调指出,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的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威信。然而,我们也看到,某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这严重降低政府的价值,损害政府的声誉和威信,而且会削弱政府的执政基础,并最终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采取措施提高政府信用和公信力,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与威信势在必行。第一,从制度上加强公信力建设。首先,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其次,建立倒查机制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对“被事件”的制造者进行追责,对说假话、报虚假数据、隐匿事实真相的官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再次,加快建立诚信考评制度,对官员的政绩体系量化考评,一旦发现问题,一律严格追究。第二,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提高领导的政治觉悟、行政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时纠正领导干部的不正之风,真正建立一个让群众放心的公正廉洁的政府。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既立足经常性的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坚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决策要公开、公正和独立,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部门在决策的时候尽量做到独立,不受外界因素干预;同时要将相关决策的信息公之于众,鼓励群众参与决策,以保证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第1页共16页另外,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防止利益输送现象的发生。首先,加强同级人大和政协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同时注重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其次,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在全社会开展思想教育,从根源上遏制政府与群众、企业与政府的“利益输送”的意识,维护法律威信。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把提高在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实事求是地面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相信,随着这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执行,政府公信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会随之提升,干群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我们的社会也将越来越和谐。第二篇:提高政府公信力方法大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本周话题)《人民日报》(20XX年07月15日07版)编者的话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关系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涉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将其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公信力指的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怎样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本期“本周话题”的3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把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着力点南开大学教授朱光磊一个政府要保证稳健运行并让公众满意,取得公众信任至关重要。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如何面对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多样化评价,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把政府公信力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006年党的十第2页共16页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涉及的问题很多,目前可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增强制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