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县区关口镇宋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2016——2020根据中、省、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村支部扩大会议研究,制定本规划。一、宋坪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宋坪村位于关口镇西面,距政府驻地12公里,毗邻316国道,与本镇蒿塔、铺沟村接壤。境内有丰富的铅锌矿藏,现有采矿企业2家,选矿企业1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48户1445人,耕地面积2338亩,无水田,林地面积16576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200亩。2005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二)主要特点一是因有矿产资源,加之土地条件差,劳务经济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开通较早,村民思想解放,市场意识强,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三是民营企业年为村集体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相对本镇其它村而言集体有一定积累;四是群众邻里团结、社会风气好,两委班子年富力强,作风硬,带领村1民奔小康的作用发挥的好。(三)现状分析1、特色产业品种多,但无规模、无支柱。2005年栽植烤烟200亩,养蚕50张,花椒实有面积700亩均为老劣园,家禽存栏2000只,养猪600头,产业品种杂而不专、多而不精,缺乏支撑农民增收的长效支柱产业。2、户户通电,但用电质量不高。1993年农户投资投劳拉通了电,但因资金短缺,使用的是木杆细线,年久失修,急盼农网改造。3、仅有30%农户通路,且路况很差。现有村组道路12.7公第1页共8页里,路面窄,坡度大,弯道急,均未实施硬化。二、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村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2会主义新农村。(二)规划原则1、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2、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本村实际,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既要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3、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4、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协调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有重点、有突出,确保农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三)目标任务1、总体目标:通过15年的艰苦努力,至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农户住房砖瓦舒适化、道路通行畅通网3络化,用电质量优良化,致富产业体系化,社会服务公第2页共8页共化,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移动通讯拥有率均达到100%,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主要任务。一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以村庄规划、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快农户三改一建(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进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二是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发展格局,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三是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批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完善村民自治工作组织,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