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税负分析报告【上海银行业税负统计分析与税制改革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银行业的税制进行客观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20XX年第1季度—20XX年第3季度全国9家主要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分析了银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水平及其对商业银行赢利能力的影响,论证20XX年1月1日起对上海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合理性及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关键词]银行业;税制改革;多元线性回归;国际金融中心[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XX)31-0063-02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促进银行业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银行经营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竞争力能否得到提升,而税收政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银行业的现行税制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等15个税种。其中,营业税占据较大比例,如果增值税扩围,将对银行的税负水平、贷款定价、净息差、运营成本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1我国银行税制概况我国银行业税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期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其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营业税和所得税约占银行业所纳税额的90%,而增值税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1)营业税及其附加。营业税税基为计税营业收入,营业税税率为5%,其中各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由国家税务局征收,全部归中央财政收入。营业税的附加有两个:一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税基为营业税;二是教育附加,税率为3%,税基同样为营业税。(2)增值税。增值税税基为抵债物资转让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它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具有普遍征税原则,不局限于少数商品和劳务,在各个经营环节分别课税,而不只在某第1页共5页一环节征税。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2存在的问题(1)与我国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税负较重。金融业的营业税率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的营业税率高出2个百分点,也比平均营业税率高出1个百分点。(2)不当税制导致重复征税。营业税是按全额征税的,而不是按净额征税,更不能像增值税那样只对增值额征税。因此,金融服务消耗的投入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不能得到扣除。银行一方面要全额承担增值税额,另一方面还要负担较高的营业税,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服务业的税负要高于实行增值税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3)征收办法选择困难。3实证分析3.1样本的选取本文拟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为20XX年第一季度到20XX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20XX—20XX》和“金融界”资讯网中各银行公开发布的年报,对于因统计口径变化有出入的数据进行了相关整理。3.2变量的选取及原因(1)资产收益率(roa),指税收净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银行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和总体赢利水平。roa越高,银行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总体赢利水平越高。(2)营业税税收负担率(yys),指银行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的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20XX年1月1日增值税扩围以前,XX省银行业涉及的流转税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和具有税收性质的教育费附加等税费。(3)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sds),即银行税前会计利润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与税前利润总额的比率。(4)资产费用率(cbf),即营业费用与资产的比率。用第2页共5页此变量衡量银行的经营成本,反映了各个银行在管理和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以此间接折射了银行资产的使用效率。3.3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由于所选取的样本均为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其税收制度与结构具有统一性,我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问题展开研究。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是其中,roa=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yys=营业税及附加/营业收入;sds=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总额;cbf=营业费用/资产。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各因素对资产利润率的影响,即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重点分析营业税对扭曲效应。3.4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1)从系数上看,营业税税收负担率与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