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青经贸〔2008〕112号关于印发《青岛市禽类定点屠宰厂建厂要求(暂行)》等技术规范的通知各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畜禽定点屠宰厂(点)设置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青政办发〔2008〕60号)要求,我委组织制定了《青岛市禽类定点屠宰厂建厂要求(暂行)》、《青岛市羊屠宰技术要求(暂行)》、《青岛市禽产品品质检验规程(暂行)》、《家禽加工卫生操作规程(暂行)》等四个技术规范。在正式标准出台之前,暂执行此技术规范。附件:1、青岛市禽类定点屠宰厂建厂要求(暂行)2、青岛市羊屠宰技术要求(暂行)3、青岛市禽产品品质检验规程(暂行)4、家禽加工卫生操作规程(暂行)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主题词:屠宰规范通知抄送:国家商务部、省经贸委。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11月28日印发附件1:青岛市禽类定点屠宰厂建厂要求(暂行)1、总则1.1为提高禽类(鸡、鸭)屠宰加工水平,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要求。1.2本要求适用于本市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1.3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2、引用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2694--1990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3457--19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定义3.1禽类。是指《青岛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所定鸡、鸭两种禽类。3.2验收间。禽类进厂后检验接收的场所。3.3隔离间。隔离可疑病禽类,观察、检查疫病的场所。3.4待宰间。宰前停食、饮水的场所。3.5急宰间。屠宰病、伤害禽类的场所。3.6挂禽类间。将待宰禽类挂到生产线的车间。3.7屠宰加工间。自致昏放血到加工分割肉的场所。3.8分割肉加工间。分部位分割肉的场所。3.9副产品整理间。加工整理心、肝、肺、肠、囔、爪(蹼)等器官的场所。3.10有条件可食肉处理间。采用高温、冷冻或其他有效方法,使有条件可食肉中的寄生虫和有害微生物致死的场所。3.11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对病、死禽类、废弃物进行化制处理的场所。3.12非清洁区。麻电致昏、放血、烫毛和内脏加工处理的场所。3.13半清洁区。从冷水池或脱毛后到同步(或编号对照)检验的场所。3.14清洁区。整修、复验、胴体加工、内脏加工、暂存发货间的场所。4、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4.1厂址选择4.1.1屠宰厂选址时,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远离居民区、禽养殖场和城区水源的地方,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4.1.2屠宰使用的水源和电源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4.1.3屠宰厂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业企业及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4.1.4屠宰厂附近,应有允许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渠道或场所。4.2平面布置4.2.1厂区内应划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必须单独设置活禽类与废弃物的出入口,产品和人员出入口须另设,且产品与活禽类、废弃物在厂内不得共用一个通道。4.2.2生产区各车间的布局与设施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要求,健康禽类和疑病禽类必须严格分开,原料、半成品、产品等加工应避免迂回运输,防止交叉污染。4.2.3屠宰与分割车间应设置在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废弃物集存场所、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煤场等建(构)筑物及场所的上风向,其间距应符合环保、食品卫生以及建筑防火等方面的要求。4.2.4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布置应考虑与其他建筑物的联系,并使厂内的非清洁区与清洁区明显分开,防止后者受到污染。4.3环境卫生4.3.1厂区内地面应平整、无积水,主要道路及场地宜采用混凝土或沥青铺设。4.3.2厂区内建(构)筑物周围、道路的两侧空地均应绿化。4.3.3三废处理不应低于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4.3.4厂内应在远离屠宰与分割车间的非清洁区内设有禽类毛、禽类粪、废弃物等的暂时集存场所,其地面与围墙应便于冲洗消毒。运送废弃物的车辆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及存放场所。4.3.5活禽类进厂的入口处应设置与门同宽、长3米,深0.10-0.15米,且能排放消毒液的车轮消毒池。急宰间、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及隔离间的出入口处应设置手推车出入的消毒池。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