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方案三:质量和环境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计划一、质量和环境体系内审计划1、目的(1)评审和持续评估公司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通过内审方案的实施,自我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1:2008标准要求的符合性,评审环境管理体系与iso14001:2004标准要求的符合性;(3)确定对形成文件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与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程度;(4)评价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地满足公司的质量环境目标和方针;(5)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形成自我完善机制,促进体系的不断完善。2、内部审核的依据(1)质量管理体系以iso9001:2008标准做为内审依据(2)环境管理体系以iso14001:2004标准做为内审依据(3)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及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3、内审时间。安排2013年4月下旬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审核活动,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4、内审的基本要求(1)内审主持人:内审组长(2)内审程序:包括目的、范围、职责、基本流程(计划、方法、结果、报告、记录等);(3)内审要点:验证活动的符合性、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报告/证书的准确性,评价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与确定质量环境改进的机会和措施;(4)内审计划:内审前编制内审计划,应覆盖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要素及过程;(5)内审周期:通常为12个月;重要部门及要素,按所第1页共5页审核问题的重要性及部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频次;(6)内审员要求。经过内审员培训并考核通过;熟悉公司的体系及审核要求;为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只要资源许可,应独立于被审核部门和活动。5、内审实施步骤(1)审核方案: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审方案,提出内审,确定具体审核时间;内审方案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年度内审;(2)审核组:审核实施前三周,成立内审小组,并任命内审组长;(3)审核计划:审核组长负责对审核工作进行策划,制定内审日程计划和组织编制内审检查表等;(4)举行首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各内审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说明审核目的、依据和程序;明确审核部门、时间安排、审核方法、分工和陪同人员;明确不符合项判定原则;会议简短明了,并做好会议记录;(5)现场审核。内审员依据认可准则、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对照检查表,收集客观证据;审核组应特别注意识别并指出改进的机会,提出改进的建议。受审核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改进管理;(6)审核发现:审核组应将审核发现的事实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确定为不符合项时,应得到被审核方的确认,并予以记录;(7)不符合报告:审核组将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对于系统性的问题应确立不符合项。对于偶然性问题,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判明;涉及产品的关键重要特性者,应判为不符合项。根据不符合项,提出审核结论。审核组应就确立的不符合项,编制正式的不符合报告。不符合报告应包含被审核部门及负责人签名、审核日期、审核依据、参考文件、不符合事实陈述、纠正措施计划、预期完成日期、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跟踪验证和内审员签名等;(8)末次会议。内审组长主持会议,各内审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与。沟通审核情况,内审员汇报体系运第2页共5页作情况;报告不符合项和观察项;宣布审核结论、管理体系运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出纠正和纠正措施要求、一期整改期限、二期整改期限和跟踪验证方法;(9)审核报告:审核组长应根据商定的不符合性,编写正式的审核报告;审核报告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分发给有关部门;(10)纠正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内审员按商定的时间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整改完成后内审组长召集内审员会议,分析本次内审,讨论本组内审结果和纠正措施有效性。.二、管理评审计划1、评审目的对公司建立的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iso9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符合iso14001:2004标准,并确保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