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受建设单位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及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从即日起,将《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链接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及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网站,向公众提供项目概况、环境影响、环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您可以通过信件、E-mail、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联系人:孙宗亮电话:027-51184327传真:027-51155977E-mail:zhou12y@263.nei邮编:430063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环工处环评所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年2月第4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3页1概述1.1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点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相城、苏州古城、吴中区、吴江市松陵等重要组团,是联系苏州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与2号线共同支撑城市发展副轴的作用,和1、2号线构成经过城市核心区的“一横两纵”骨架网络。主线线路起点于相城区“荷塘月色”主题公园南侧的苏虞张路站,途经相城北部新城、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城区、吴江市滨湖新城、吴江汽车站、通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等客流集散点,止于吴江市同津大道。主线全长42.03km,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车站。4号线支线,在红庄站接轨,向西延伸至越溪,止于吴中区龙翔路站。它是一条东西向交通引导型线路,穿越了越溪城市副中心,通过和4号线衔接,将相城中心区、古城区、吴中区越溪城市副中心以及吴中区滨湖新城等联系起来,并预留延伸条件。初、近期作为4号线支线运营,近期过后拆解为8号线,独立运营。全长11.1km,设车站7座(不含接轨站),均为地下站。4号线主线在线路南端设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占地约31公顷,在线路北端相城区设元和停车场一处,占地约11.6公顷。第4页共23页第5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3页4号线支线在吴中区东太湖路以南、龙翔路以西设天鹅荡停车场一处,占地约13.7公顷,待线路拆解后该停车场调整为8号线的车辆段,控制用地约32公顷。4号线主线共设3座主变电所,其中2座与轨道2号线合建,新建一座位于顾家荡站主变电所;支线预留一座主变电所,位于天鹅荡停车场。控制中心与1、2号线合建于广济路站的西北侧。1.1.4项目建设意义(1)建设本项目是实现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设本项目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迫切需要;(3)建设本项目是解决交通拥堵、强化公共交通主体地位的需要;(4)建设本项目是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增强苏州区域地位和作用的需要;(5)建设本项目是促进苏州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1.2评价工作概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4号线支线的环评工作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2010年5~9月,铁四院及江苏省环科院对工程研究范围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和噪声、振动监测,收集城市规划和环境背景资料,2011年6月及2012年1~2月,根据新的设计文件进行了补充现场踏勘和监测,于2012年2月重新编制完成了《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第6页共23页第5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23页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主线全长42.03km,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支线全长11.1km,设车站7座(不含接轨站),均为地下站。主线设车辆段、综合基地一处及停车场一处;支线设天鹅荡停车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