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书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传播工程学院二00六年八月实验一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视机内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二、实验器材1.具备行场同步调节功能的彩色电视机三、实验说明未经教师指导请勿擅自打开电视后盖,以免高压击伤。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认识彩色电视机的内部结构,了解扫描原理彩色电视机用彩色显像管来显现彩色图像。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涂敷着三种荧光粉,在个自的电子束激励下,发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在显像时,三种基色光重现被传送图像的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根据空间混色原理,在正常距离下观看图像时,便看到一幅相应于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混合色调的彩色图像。在电视技术中,所谓扫描就是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束进行行、场均匀扫描完成的。而电子束要完成扫描任务必须依靠偏转线圈。在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就是由其管颈上的两种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而实现的。使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场偏转线圈。2.认识标准彩条信号标准彩条信号是由彩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常用来对彩色电视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和调整。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的方法形成的一种电信号,它在接收机或监视器上显示为八条等宽竖条。自左至右依次为白、黄、青、绿、品、红、蓝、黑。3.验证复合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为了正确地再现电视台发射的图像,要求发送和接收信号必须保证频率和相位一致,否则重现的图像就不正常。当接收端的扫描初相位与发送端不同步时,就会出现重现图像分裂现象。行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场扫描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上下分离。行扫发收相位不同步时,图像左右分离场扫发收相们不同步时,图像上下分离下图左,fH高;图右,fH低。下图左fv高,向下滚动;图右,fv低,向上滚动。当接收端行频高于发送端的行频时,逆程消隐黑点出现在行扫正程的开始部分,且从下上移。由于行扫描是自左向右以每帧625行进行的,所以每行的消隐黑点依次右移,在荧光屏上出现向右倾斜的消隐黑线,严重时可把图像撕裂。反之,当接收端频率低于发送端的行频时,荧光屏上出现向左倾斜的消隐黑线。当场频不同步时,当接收端的场频频率高于发送端的场频时,逆程消隐黑带出现在场扫描正程开始部分,且从下往上移。由于场扫描是自上往下进行的,因此在荧光屏上部出现消隐黑带。由于场扫描以每秒50场进行,每场消隐黑带都移动,从而形成整个图像向下滚动。反之,当接收端场频低于发送端时,图像将向上滚动。五、实验报告要求1.小结实验心得体会。2.回答思考题黑白显像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图像传输过程中为什么要求扫描同步?实验二电视摄像机使用和调整方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视摄像机的使用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调整方法二、实验器材1.摄录一体机2.录相带三、实验说明1.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电视摄像机使用和调整有差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2.用荧光灯照明或拍摄本身为荧光发光体的景物时,不能用高速摄录,否则图像将闪烁。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人工调焦在下述3种情况下摄像机很难用自动调焦功能,宜用人工调焦(1)当被摄对象不是处于背景景物的中间位置时;(2)当你想突出被摄对象百有意使背景或前景模糊时;(3)当你想使景物稍稍有散焦的场合时。人工调焦的步骤如下:(1)将全自动开关置于“关闭”档;(2)按T,使摄像机移向(推进)目标(推变焦拍摄);(3)按下调焦键,使摄像机处于人工调焦状态;(4)调节调焦环,使被摄物清晰;(5)慢慢按下W,使摄像机“拉出”目标。2.白平衡的调节白平衡意味着被摄景物彩色正确自然,在全自动状态下,本机的白平衡可作自动调整。使用白平衡锁定状态当摄录大面积单色景物时可能会产生彩色漂移现象,这时在寻像器中可能只充满着一种颜色,象一张彩色纸覆盖着似的。自动白平衡状态可避免这种彩色漂移现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