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360度考核案例360度考核案例深圳某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李虹在最近的一次绩效考核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市场部的一名主管对自己的考核结果不满,向人力资源部投诉,认为同部门的个别同事对自己心怀不满,在360度考核案例反馈时,有报复行为,故意打低分,导致他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往月相比,差别非常大。“这一投诉让HR处于非常尴尬的困境。”李虹说,“因为这名主管的确在过去二个月与部门的多位同事有过非常不愉快的争执,而且这次他的绩效偏低,也的确与同事给出的低分颇有关联。问题是,同事给出的低分是否与上一次的冲突必然相关?作为HR却无法查证。”360度反馈的危机360度反馈融合了来自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四个维度的信息,将员工的优势与发展需求融入到绩效评估过程中,这种做法已经得到了大量企业的认同。但不少HR经理在执行这个工具的过程中,类似李虹的困惑也并不鲜见,“基于同事的反馈在绩效评估过程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主要缘于在掌握一个同事的职业生存决定权时,大多数人都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心理。”李虹说,“即使一些中层经理人员,在填写360度反馈报告时也会非常犹豫,不愿意批评同事绩效的具体方面,特别是影响到薪酬与晋升时尤其如此:他们并不愿意开罪同事。他们担心,消极的反馈会损害自己与这些同事间的关系,特别是曾经出现争吵的更是如此。这经常使360度反馈陷入的困境。”GE前CEO杰克•韦尔奇曾指出:“与其他很多由同事来驱动的事情一样,这个系统(360度反馈)在GE执行一段时间后也存在被改变方向的趋势:GE的不少人开始说其他同事的好话,以便让他们都能够获得一个好的考核等级。另一方面,报复性的心理行为也可能使有条件的一方抓准机会破坏另一个同事的专业声望。最后,很多经理人员对360度考核心生畏惧,不管他是一个考核者还是被考核者。”那么,在绩效评估中使用360度反馈工具还合适吗?一些人对此持赞同态度:已经偏离了其本身的目标!但一些人则不同意这一观点:在没有更好的之前,这是最合适的!尽管李虹在实际执行360度考核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被问到是否准备以其他工具替换时,她却断然否定了。的确,国内多数对使用360度作为考核工具一直都非常热衷。毕竟,比起传统的仅仅依靠上司的评估方式,360度考核对员工的绩效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但我们不可能回避的是,企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碰到难题:首先,类似上述案例中取得的被扭曲的反馈,耗费了在配合使用这一工具过程中投入其中的时间与金钱;其次,360度评估比起仅仅评估业绩而言,要宽泛得多,如此宽泛的考核会推动员工持续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第三,反馈过程看似非常不错,但在推动变化方面,360度反馈强调的惩罚性作用,效果显然要比鼓励或奖励性措施差。多维度的360度数据使员工在考核过程中是潜在的“惩罚”与“强迫”性改变,而不是“能力型”的主动性改变。有些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主要缘于组织使用360度考核时犯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错误: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追求管理时尚的企业没有考虑需要从这个工具中得到什么、没有评估这一工具的效果、也没有人质疑“在绩效评估时使用个人发展工具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就采用该工具,使本来简单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变得更为复杂。而在使用360度反馈时,一般企业都不会同意在反馈过程中匿名,这对重关系的国内企业管理人员是一个莫大的心理障碍更增加了反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360反馈的几个关键原则美国的二位资深HR研究专家Toegel和Conger曾针对上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二个不同版本的360度评估:一个是专业发展的,另一个是针对绩效评估的。专业发展的评估更多依赖定性反馈,而绩效评估则依赖定量反馈。在绩效层面,过程与方法都与可测量的绩效产出如质量、数量与成本相关联。而且,评估者要简要说明相关的维度如高离职率、公司业绩下滑等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影响,接受人及其上司则需要讨论这些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对自己的绩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