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为理论依据对英语问答式招生广告语类进行了探讨,从语篇结构上论证了这类广告的特征:语篇的总体语义结构由问题和解决办法构成;具有双重人际关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和答话人和问话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体现人际关系的语气、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为这类语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易于在商榷过程中促使读者进入第二层人际关系,进入潜在学生的角色,接受学校的文化价值,与其取得一致的看法,从而达到语篇的目的。这是这一语类的价值所在。关键词:人际关系;探索;问答式;招生广告;语类引言0.1概述广告语篇作为一种实用的语类,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广告语篇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着重广告语言特征,另一类着重广告的语篇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兴起广告语言的研究,国外的如Fries,P.[1],国内有黄国文[9]等。然而,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广告语篇的研究,还没有见到专门对问答式广告语篇进行研究的论文。而问答式广告语篇无论从广告的角度还是从语篇分析的角度都很值得研究。0.2问答式广告次语类问答式招生广告是广告语篇的次类。它以问答形式出现,其语篇的人际功能尤为突出;但问答式招生广告语篇也有别于一般的日常会话语篇。本文将对美国大学常用的这一次语类进行分析,特别对其人际意义进行分析。Halliday谈到话语分析时[2:XV]指出:“语言分析使我们能够显示语篇如何(How)表达语篇的实际意义以及为何(Why)如此表达”。我们将试图说明怎样使用这类广告以及为何使用问答式语篇。0.3材料和理论框架本文所分析的材料取自2002年8月20日和9月24日刊登在BostonMetro日报EducationFocus两个专辑上的这类问答式招生广告,共一五篇。理论依据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Martin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系统(AppraisalSystem)理论。目的是以这些理论为框架,着重就双重人际功能对问答式招生广告这一次语类进行分析。步骤是先剖析一则样篇,对其进行语义分析,再考察语言体现,最后用其他同类语篇检验分析的结果,以证实分析的有效性。1.形式分类和语义特征1.1形式分类就语言使用而言,广告语篇可分两大类:叙述类和问答类。问答类就我们的材料看可分为单句类和篇章类。单句类通常由一个问句和一个答句组成,常配有简单的图案和联络方式的说明。篇章类由若干问答组成。本文主要探讨篇章类的人际意义。从有无答话人看,篇章类问答式教育广告语篇可分为:A有答话人和B无答话人。根据答话人的身份,A类可分为A1答话人为学校代言人,通常是部门的负责人;A2答话人是在校的学生。B类根据广告对象分为B1针对一般对象;B2针对特殊对象。B1还可以根据答话的方式分为B1a陈述性回答和B1b只提供yes/no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问答式广告还可以分为C1有标题和C2无标题两种。这个分类与上述分类可以交叉,如A1和A2都可以无标题。我们所分析的样篇是美国凤凰大学(UniversityofPhoenix)的一则广告,刊于2002年9月24日的BostonMetro日报EducationFocus第24页(以下出处仅含页码和日期,写成24:9/24),属于C2A1类,在语义结构等方面具有代表性。1.2总体语义结构Fries[1]表明,广告语篇的总体语义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问题(problem)+解决办法(solutionhood)。在英语广告语篇中,这种语义结构具有普遍性:如Gettingtherighttraining(solution)isessentialforthoselookingtochangeorenhancetheircareers.(problem)(20:8/20)。有的广告语篇索性在标题上点明问题,如:ASolutiontoCorporateScandal,副标题是:Programincontrollershipofferssolutiontotopical,currentproblem(25:8/20)。但这里的问题是指Enron,World-Com,Tyco这类大企业出现的财务丑闻。广告利用这一社会问题推出有针对性的课程解决读者中的就业等问题。广告语篇语义结构中的问题已在预设中,不言自明。在问答式单句广告语篇中,这种结构更为明显,如:Areyouhavingdifficultyrepayingyourstudentloan(problem)?Wecanhelp(solutionhood)!(22:9/24)。DreamingofaCareerinFood?NeedaChange?LaidOff?(problem)(28:9/20)。有时问句为特殊疑问句,如WhypeoplechooseourTraining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