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9页对《资本论》的建模——探讨价值转形及总量相等二命题梅山佳若该文章有幸被您引用,请注明出处第一节马克思的模型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一个观点:π1q1¿+π2q2¿+...+πnqn¿=P1q1¿+P2q2¿+...+Pnqn¿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商品的总价值等于总价格。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一下马克思的思路:在一个只有n种商品的世界里,假设在产量向量是q=[q1q2⋮qn]时(其中qi表示第i个商品的产量),市场所产生的价格向量π=(π1,π2,…,πn)恰好符合“每一件商品都是等价交换的”这一原则(其中πi表示第i个商品的市场价格)。故πi既表示第i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也是第i种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即价值,严格地说是价值的货币度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厂的资本家所得利润率均不相同。于是,造成了资本在各厂间的迁徙,也改变了各产品的交易量,从而形成了新的产量向量q¿=[q1¿q2¿⋮qn¿],与之相应的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向量变成P=(P1,P2,…,Pn)。在这个“新世界”下,各厂资本家都获得了相同的利润率。第2页共29页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9页如果资本从一个产业撤离,那么该产业的产品产量会下降,从而价格会上升。如果资本注入一个产业,那么该产业的产品产量会上升,从而价格会下降。因此,资本的迁徙造成了单个产品实际价格与应该具有的价格(即用货币度量的价值)相偏离的情况。虽然资本在产业间的移动造成了商品价格的变动,但一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必然伴随另一些商品价格的下降。因此,马克思想当然地认为有下式成立:π1q1¿+π2q2¿+...+πnqn¿=P1q1¿+P2q2¿+...+Pnqn¿用线性代数的写法,可表达为:(π1,π2,…,πn)[q1¿q2¿⋮qn¿]=(P1,P2,…,Pn)[q1¿q2¿⋮qn¿]即π⋅q¿=P⋅q¿上式的含义是:用商品应该具有的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旧世界”下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得到的“新世界”下产品所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即总价值的货币表现)应该等于“新世界”下产品的实际总价格。简言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总价值=总价格”。我更倾向于称其为“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注意,马克思的行为是对“应该具有的总价格=实际总价格”这一论断的证明。他证明或自认为证明出了该结论。稍后我们会指出他的证明是有严重逻辑错误的。但目前先绕开这些,来看看我所提出的新模型。第二节我构建的第一个模型(Model1)π1q1+π2q2+...+πnqn=P1q1+P2q2+...+Pnqn如果要找个式子来概括这个模型,那就是上式。但该式与介绍马克思模型第3页共29页第2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9页时给出的式子很像。显然,我应该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先由市场自己形成商品的交易量向量q=[q1q2⋮qn]及价格向量P=(P1,P2,…,Pn)。接着,我们对商品价格进行思考,我的问题是: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平吗?回答是:不见得公平。市场价格只反应供求(以及背后的物品占有关系),根本不会考虑公平与否。比如,我若控制着淡水资源,我会生产瓶装水卖钱。你有本事不喝水?想喝就只能付钱给我。学过西经的朋友应该清楚:原则上,消费者是无法替厂商定价的,他们只能在既定价格下选择自己的购买量。基数效用论中有:MU(q)=P⋅λ其中λ为单位货币留于自用的效用,MU是商品的边际效用,它是产品消费量q的减函数,P为商品价格。无论瓶装水价格P定得有多高,消费者总能通过各自消费量q的调整,使水的边际效用MU等于P⋅λ。如果我控制着水资源,我不会在乎卖出去的量有多少,反正我把水价定得高高的总没有错,消费者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他们顶多只能选择少买一点。那么,各位,这种由市场形成的瓶装水价格就显然不公平了。这边生产大型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劳动得那么辛苦,可能到头来还没有另一边的我赚的钱多。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出:市场形成的各产品的价格比例“P1:P2:…:Pn”不见得合理。现在,我们引入一个“公平评价盒”。我们把这个盒子当成“黑箱”,不去讨论它作出评价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但我们假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