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思路调整调研报告去年*月*日,我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入世对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乃至社会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民政工作的冲击和影响也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能否适应“入世”后急剧变化的新形势,找出正确的应对之策,对民政工作思路进行适当调整,是关系到过渡期乃至更长时间内民政工作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民政部门尤其是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否则,不仅民政工作难有大的进展,而且还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在这里,笔者想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并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适应形势要求,重新调整民政工作的宗旨宗旨就是旗帜,就是方向。只有确立了科学、正确的宗旨,才能指导各项民政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19*年召开的全国第10次民政会议,将民政工作的宗旨确定为“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应当说,在当时形势下,这一提法是比较准确的,为一段时间以来民政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笔者认为,加入wto之后,如果继续沿用这一提法,已不合适。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wto的一系列规则是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发展的产物,加入这一洪流,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将更加市场化。同时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可以预期,我国的政治生活也将更加民主化。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企业将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第三部门”越来越走向社会生活的前台。所有这些都将对民政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按照西方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加入wto之后,一个区域的经济应根据本区域的自然禀赋,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应当搞大而全、小而全。因此,“入世”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这有可能使我国的失业率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同时入世后各种市场主体将全方位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这一方面意味着各种机会的增多,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风险的第1页共7页增大。在这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会弱势群体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扩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老百姓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花钱,才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经济主体才能甩开包袱,全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们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以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其次,被称为“草根民主”的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基层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泛实践,被很多研究者看作是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必将以此为起点向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民政部门一定要站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高度去重新审视城乡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建设工作。第三,加入wto后,我国众多的规模狭小的分散的“小农”和各自为战的各类企业,如不能借助“第三部门”的力量实现整合,提高组织化程度,就匹马单枪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无异驾着孤帆扁舟与现代化的联合舰队相抗衡。要相对改变不利地位,我国的农民和各类企业必须在自愿、民主的前提下组成各种专业性的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扩大交易规模,提高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这就需要按照真正的合作制原则(即采取自愿结合的办法而不是行政的办法)建立合作组织,以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架起桥梁、系好纽带。另外,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同样面临着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民间组织,以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的问题。民政部门作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理应站在wto的高度,进一步加大对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培育、管理力度,做“第三部门”的“助产士”,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总之,加入wto后,就民政部门所承担的职能看,不仅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且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等任务,也日益迫切地摆到了民政部门的面前,其作用也日益彰显。推动城乡民主政治建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