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机关救济科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救灾救济科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局长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市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各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政策,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较好完成了市领导春节慰问活动的组织工作。为做好“两节”期间送温暖工作,完成好市领导20XX年春节期间对XX县区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与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总工会、人社局、教育局及两区民政局密切配合,周密安排,下发活动通知,制定慰问方案,明确慰问对象,设计慰问线路,搞好慰问服务,较好地完成了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的组织、准备、协调工作。市领导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了22户优抚、低保对象、困难职工和劳动模范以及3所敬老院和1所市儿童福利院,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二、妥善安排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去冬今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受灾地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把冬春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安排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实事对待,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进一步组织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基础上,及时安排救助资金,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灾区困难群众安全度过了冬令春荒关,冬春生活救助工作顺利完成。据统计,冬春期间(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下拨中央和省级冬春生活救助资金2146.2万元。各县区按照《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安排方案》,共发放救济粮125.5万斤、救济款1709.6万元、棉衣被5180床(件),灾区16.9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帮助他们解决了冬春期间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难。三、精心组织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活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落实这一主题要求,根据《省减第1页共5页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皖民电〔20XX〕29号)要求,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7日至13日,制定了20XX年“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开展了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积极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经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据统计,宣传周期间,全市共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0.7万份,悬挂各类宣传条幅300多幅、展出防灾避灾图片600多幅,张贴防灾减灾避灾宣传画3500多张,解答市民咨询5000余人。四、认真做好灾情信息报送工作。一是及时统计年报。一月中旬组织各县区对去年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核查、汇总上报,形成了全年灾情年报核报。二是完善报送制度。为保障灾情信息及时、快迅、准确的反映,市、县(区)两级不断建立健全灾情信息收集、报送制度,初步建立了纵向到村委会、横向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的灾情收集连动体系。加强与涉灾部门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做到重大灾情在24小时内反映,灾害损失评估科学有据。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各县区根据乡(镇)、村换届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落实灾害信息员,并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就灾害信息上报等救灾工作进行专门培训。目前,我市共有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灾害信息员2147人,其中获得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考核通过鉴定的162人。五、认真做好汛前应急救灾备灾工作。按照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汛期救灾备灾工作。一是提前谋划,具体部署。3月20日,参加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4月11日,召开了全市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对去年全市减灾救灾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上,还对各县区民政第2页共5页救灾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