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政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要求**年**月**日至**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XX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提出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新形势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要求,“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是民政重要职责,综合防灾减灾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具有重大带动和促进作用,我县是革命老区,又是国家贫困县,老区扶贫直接事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深对精准扶贫工作艰巨性的了解,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职能,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力争到20XX年,确保我县所有贫困人口基本脱贫,为我县实施精准扶贫做出积极贡献。二、主要任务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结合民政职能和扶贫开发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切实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首先,要解决好“扶贫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其次,强化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低保信息采集、比对工作,做到第1页共4页精准发现和识别保障对象,着重保障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着重保障重度残疾人;着重保障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致贫的家庭;着重保障因学致贫的家庭,切实发挥好低保的兜底作用。再次,加强与县扶贫开发相关部门的有效衔接,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低保对象参与职业技能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逐步退出低保。最后,加强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的实施力度。围绕形成“救急难”的制度合力,完善救助制度,明确各项救助制度的“救急难”功能,加强制度衔接,做到“救急难”的救助对象覆盖所有城乡居民,救助内容涵盖困难群众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救助程序方便快捷。围绕畅通“救急难”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快速响应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首问负责制和转介机制。(二)不断完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大病救助切实扶持救助一批。根据《**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城乡孤儿、已享受城乡60年代“精简退职”救助待遇人员;残疾军人、“三属”低保家庭成员、重点优抚对象等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大病患者,及时开展住院救助或重特大疾病救助。建立健全医疗救助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推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协调相关部门在制定大病保险政策时,对扶贫对象中的重点救助对象降低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形成破解扶贫对象看病就医难题的合力。(三)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切实进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积极指导并支持乡镇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及时、准确搞好灾情信息报送,完善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强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筹建救灾仓库建设项目。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开展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有效提高社区和群众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配合应急办,建设好应急避难场所。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灾后倒房户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第2页共4页(四)关爱“三留守”人员,精准帮扶一批。对农村“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