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开沟槽埋管施工方案一、管线分布二、埋管施工工艺本工程大部分管线采用明挖安管工艺。由于管道沿线地层变化及管位附近构筑物变化,全线分为七个布置断面:A、管道放坡开挖断面一(桩号A0+000~A0+220)根据地质报告,此段管道基础坐落于人工素填土层上,夯实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80KPa,因此,设计采用放坡开挖成槽,开挖坡度1:1.5,槽底宽3.2m;基槽开挖成型后,底部回填500mm厚块石垫层(基槽开挖完成后,应进行基础验槽,基底若遇工程性质较好的土层,则可取消块石垫层);上部铺设50型双向土工格栅一层;之上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碎石:砂=3:7);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B、管道放坡开挖断面(二)本段管槽范围及管道基础以下为淤泥层,为了提高管道地基强度、减少地基变形和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水泥搅拌桩养护达到强度后,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坡度1:1.25;管底采用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道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C、断面三(桩号A1+300~A1+430、A3+290~A3+450)本段管线管槽范围及管道基础以下为淤泥层,且管线位于现况鱼塘边缘,因此采用水泥搅拌桩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待鱼塘放空后首先进行塘底表面清淤工作,然后采用工程性质良好的粘性土分层回填至管中心标高后,再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施打。管槽一侧采用现况鱼塘边坡,另一端浆砌块石挡墙,挡墙顶端浇筑C15砼压顶,挡土墙上方土体采用300mm厚干砌块石护坡。管槽底部回填500mm厚块石垫层;之上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碎石:砂=3:7);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D、管道放坡开挖断面(四)本段管线基础坐落在粗砂层、全风化岩、粉质粘土层、砾质粘性土层上,设计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成槽(放坡系数1:1),槽底宽3.2m,管底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E、断面五(桩号A2+100~A2+205)本段管线基础坐落于粗砂层上,地基承载力较高,管线沿现况鱼塘边线布置,待鱼塘放空后首先进行塘底表面清淤工作,然后进行管基及挡土墙的施工。挡土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30块石,原浆勾缝;挡土墙顶采用C15混凝土压顶,做成5%外斜横坡,挡土墙每隔15米设一变形缝,缝宽20mm,沿墙的前、后、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基坑回填材料为:管底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F、断面六(桩号A3+050~A3+290)本段管线位于中等风化基岩层上,地基承载力高,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成槽,放坡系数1:0.75。基坑回填材料为:管底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下腹腔回填石屑(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管中心标高以上回填原状土(晾晒后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0)。G、管道开挖断面(七)(A5+120~A5+320)本段管线管道基础以下为深厚的淤泥层,设计采用拉森III型钢板桩(9m长)进行沟槽支护,拉森桩采用双层支撑;管道基础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处理。基坑开挖1.2m时设置第一道支撑,开挖至距离设计标高500mm时设置第二道支撑,进行下部结构的施工,基坑底部为300mm厚级配碎石砂垫层,之上为200mm厚C20素砼垫层,上部1000mm厚回填石屑,基坑上部回填原状土。素砼垫层沿管道方向每5m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30mm,缝内嵌沥青油膏,砼垫层与钢板桩侧采用油毡隔离。三、关键技术保证3.13.1工程测量工程测量㈠准备工作施工前组织测量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了解设计意图及技术要求,核对图纸各项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