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授讨论法、多媒体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什么是大众传媒呢?生: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师: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一、报刊业走向繁荣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师:列表填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进程生:阶段时间内容产生时期19世纪中期前后⑴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申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⑵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昭文新报》发展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⑴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逐渐呈繁荣景象;主要报刊:《民报》《新青年》⑵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繁荣时期改革开放后至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合作探究】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