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名师有多远单位:神木县李家畔小学姓名:焦瑞联系方式:13325320011日前,外出学习,近距离接触名师,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今后的教育事业,我不禁想:我就甘于平凡做一名碌碌无为的教书匠吗,我们与名师差距在哪里?为此,我感觉我应当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缩短与名师的距离。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想想看,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师生间如何产生心与心、情与情的碰撞。所以说,人可以近视,但不能让教育成为近视眼。人近视,就算他碰到电线杆子上,碰壁的是一个人,可教育如果近视了,碰壁的就可能是一个班,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种草和育树的方法不一样,固教育要立足长远,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二、注重平时的熏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老是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体现在什么方面?以语文为例,语文内容丰富,范围大,不只是教材所能涵盖的,也不只是课堂中所能解决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敢于开放,打通课内课外的的界限,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用跟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例如: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激发学生去阅读《红楼梦》;学习了《猫》,知道了老舍,引导学生去读老舍的其他作品。三、适度的幽默。每一位名师,都无一例外的有一个共同之处:在课堂中,他们都会不失时机的幽默一把,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成长。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可能是每一个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将学生的注意力瞬时集中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当他对这位老师不感兴趣的时候,很难对这位老师所担任的课程感兴趣。四、欣识与鼓励。有人说中国人吝啬,尤其是吝啬对别人的表扬。其实我们更习惯于背后说别人的闲话,说别人的坏话;当面的赞美多数为言不由衷的奉承,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利用。发自内心的“当面锣对面鼓”的欣赏和鼓励则不见,对下属对学生及时地欣赏了鼓励则更为鲜见。国内的一些科学工作者曾经对两所学校的30名学生田径队员进行一次试验。这30名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为“挫折组”即无论如何努力,都注定要挨批评,如“跑的姿势不对”、“动作不协调”、“态度不认真”、“技术没过关”等;另一组为“鼓励组”,即无论运用如何,都一律受到表扬,如“跑的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态度认真”、“技术过关”等。试验是地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实验的前一天,对被试进行了测试,把这个成绩作为实验的比较。测试项目是400米跑,采用两一起跑的形式,其中一个是受到表扬的,另一个是受到批评的。到达终点时记录成绩,和前一天的成绩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受批评者成绩多有下降,受表扬者成绩多有明显提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受批评都得到了消极的心理暗示,他们无论如何做姿势、动作、技术运用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态度又不认真,他们的成绩不会好,由此丧失了自信心;而另一组则恰恰相反,他们得到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其信心大增结果的不同是在情理之中的。看来,欣赏和鼓励是多么的重要五、关于问题。围绕问题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永远是借助问题思考和学习的。这足以见得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本人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1、合理分配提问频率,掌握好提问时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的提问时机,不要一堂课一问到底,要根据课文内容的安排,在课文的过程教学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过多提问,会让学生一直都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不利于教育。比如教学,在理解课文内容较难的部分,难免一些学生会形成学习困扰,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从学提问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上逐级去寻找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依据,打通思维的局限,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树立对自己的信心,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2、要具有提问趣味性在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