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專題之個案內文分析–台灣菸酒之酒粕面膜台中酒廠為例指導教授:賴明弘教授學生:11904104謝佳伶11904128蘇思瑜一、前言人類開始化妝保養的起源,不分國界,可以追溯到遠古。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由於高度的經濟成長,使得人際間互動頻繁,化妝保養早已超越了單純的自我追求美感,進而被視為禮節的一種表現。從廣義的觀點來看,所謂化妝保養品,事實上就是為了達到化妝保養目的之各種製品的總稱。化妝保養品產業是美的產業,係結合科技與美學、多采多姿之特用化學品工業,也是低污染、高附加價值、形象好、親和力最佳的產業。過去化妝保養品多被視為奢侈品,但近來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準的提昇,目前化妝保養品已多被視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發展與流行趨勢變化息息相關。同時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使用者年齡層的下降,化妝保養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日漸顯著。二、臺灣菸酒.台中酒廠介紹臺灣菸酒臺灣省專賣事業起源於日據時代,民國前14年,臺灣總督府除維持原有之鴉片專賣,並擴大專賣項目,先後實施食鹽與樟腦專賣,並於民國前11年1月合併原有之臺灣製藥所、臺灣鹽務局及臺灣樟腦局,成立「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復分別於民國前7年及民國11年將香菸及酒類納入專賣範圍,民國31年將火柴、度量衡收歸專賣,32年石油亦規定為專賣品。是以,臺灣光復前之專賣品計有香菸、酒類、鴉片、食鹽、樟腦、火柴、度量衡及石油等8項。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政府為確保財源,減少人民稅負,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決定繼續實施專賣制度,改組為「臺灣省專賣局」,業務範圍縮小為菸、酒、樟腦、火柴、度量衡5項。36年5月26日改組設立「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直接隸屬臺灣省政府,專賣業務縮減為菸、酒、樟腦3項,40年修正組織規程,改隸臺灣省政府財政廳,為省屬三級機構,迨至57年樟腦專賣業務終止,公賣局業務僅保留菸、酒2項。依據「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公賣局自88年7月1日起改隸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財政部,繼續執行菸酒行政管理業務及菸酒產銷業務。近年來,為因應國際化、自由化,政府研議廢除菸酒專賣,開放菸酒產製,先後公布「菸酒管理法」及「菸酒稅法」,並自91年1月1日起實施,廢止專賣制度,菸酒回歸稅制。「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條例」於91年4月25日經立法院通過立法,並於91年5月15日奉總統公布,菸酒公賣局於91年7月1日改制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1段4號,電話為﹙0223214567﹚,董事長為董瑞斌,其相關資本額如下表:資料來源:臺灣菸酒公司之公開說明書(94年)1、企業標誌『造形面』1、宏觀視野:運用單純簡潔之造形及立體之構成,呈現大鵬展翅高飛之雄姿,象徵臺灣菸酒公司追求卓越及不斷茁壯的目標與願景。2、朝氣活力:以律動弧線造形構成向前、向上的整體性,象徵追求「更高、更遠、更好」的企業文化,展現臺灣菸酒公司敏捷、果敢的行動力,與不斷超越的意志力。3、剛柔並蓄:方中帶圓的堅實造形,象徵以自信、熱忱的心和執著的態度,展現員工的氣質和企業精神。『色彩面』1、豐富明朗:採取青藍、翠綠、金黃構成清新明亮之視覺效果、象徵臺灣菸酒公司的蓬勃朝氣與欣欣向榮的發展。2、生生不息:以青藍代表理想目標,翠綠代表成長茁壯,金黃代表豐收喜悅,象徵臺灣菸酒公司的前瞻創新及多元的目標。2、業務內容主要業務為製菸、製酒、製食用及非食用酒精、進口菸品、進口酒品、進口酒精、外銷菸品、外銷酒品、開發非菸酒類副產品,開拓菸酒衍生性新產品新市場。3、產品發展自九十一年起政府實施菸酒管理新制,民間業者紛紛投入產銷,未稅及走私菸酒猖獗,SARS疫情潛在警訊,景氣復甦力道緩慢,政府持續強力取締酒後駕車,民間反菸團體倡導禁菸,立法院通過提高香菸健康福利捐等,致整體市場僅能維持小幅成長。預估本公司產品九十三年整體市場佔有率在銷量方面,菸類41.49﹪,酒類59.37﹪,啤酒79.54﹪。九十四年整體市場佔有率菸類與酒類持穩,啤酒類因競爭者持續加入,佔有率將略為下滑。九十一年元月政府廢除專賣制度,實施菸酒稅法及菸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