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民政助理实践方案为适应民政工作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夯实民政工作基础,创建“贴心民政”服务品牌,更好地促进和谐建设,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着力点,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完善民政工作网络为载体,以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健全基层民政工作组织,实现民政工作三级联动,促进全区民政工作再上新水平。二、民政助理员设置原则(一)坚持一村(居)一名民政助理员的原则。结合民政工作的特殊性、地域性和长期性,在全区各行政村(居),按照一村(居)一名民政助理员的要求配备民政助理员。(二)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民政助理员的配备,采取兼职的形式,村(居)两委推荐,街镇审核批准,报区民政局备案。三、民政助理员具备的条件(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二)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三)身体健康,思想端正,为人正派,处世公道,工作认真,乐于奉献,敢于负责。(四)具有良好的群众意识,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能够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群众威信较高。四、民政助理员的工作职责(一)负责宣传和贯彻落实民政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政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二)定期走访低保户及贫困群众,掌握困难群众动态,做好本村(居)五保对象、低保家庭、病灾户、缺粮户、危房户、孤儿、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参战涉核退伍人员、现役军人家属、第1页共3页“三属”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家庭人员情况、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的摸底、收集、整理分类和登记造册工作,掌握准确、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条件的村(居),民政助理员要将民政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村(居)与镇(街道)、民政部门的基本信息传输,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三)接受低保申请和困难群众救助申请,对申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民主评审、统计上报,做好张榜公示和档案管理,协助民政部门和镇(街道)入户调查。(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做好自然灾害预警及灾害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协助做好灾情信息收集上报、灾情核实工作,组织、协调村(居)群众开展抗灾自救,监督救灾款物的使用情况。(五)协助做好村(居)慈善工作联络站的建设和管理,协调村(居)委员会开展慈善日常捐赠,救助困难群众。动员村(居)居民参加慈善义工队伍,组织开展好慈善义工服务活动。(六)协助做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落实好散居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生活起居、危房改造和医疗保障等工作。(七)协助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及时反映优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八)协助做好晚婚政策宣传工作,搞好婚姻登记服务咨询,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九)协助做好殡葬政策宣传工作,倡导厚养薄葬,监督殡葬情况,及时上报死亡人员。(十)协助做好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动员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十一)协助做好村(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和村(居)务公开等工作,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十二)协助做好村(居)内区界桩的管理和维护。(十三)办理民政部门、镇(街道)和村(居)交办的其它工作。第2页共3页五、民政助理员的管理(一)民政助理员的培训。区民政局负责对全区民政助理员进行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搞好业务培训。常规培训由街道、镇民政办公室组织,每年不少于2次。同时,鼓励民政助理员参加职业学历教育,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二)民政助理员的考核。镇(街道)与村(居)民政助理员签订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民政助理员的管理。村(居)民政助理员要接受区民政局、镇(街道)民政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在村(居)“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民政助理员实行定点办公,由村(居)安排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工作要做到“一柜十簿”:“一柜”,即设立一个档案柜,标明“民政档案资料”字样。“十簿”,即民政工作会议记录簿、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变动登记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