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修改,综合提高江苏省海安县韩洋小学缪吉丽(226625)“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之后,教者着力对学生进行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综合提高训练。在态度上,要求积极参与;在人数上,要求人人参与;在过程上,要求全程参与;在形式上,要求多样化参与。其具体做法是:一、丰富的课后修改形式——改通顺每节课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后,先通过朗读,自改,使文章语句通顺,连贯,无错别字,检查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习作要求。然后通过同桌互改、四人小组评改等形式,再次检查以上几项,并检查文章是否围绕中心写。最后,在别人的建议后自改,从而最终保证誊上作文本的作文语句通顺连贯,无错别字,有一定的条理。二、二次指导与修改指导相结合——写具体、改生动习作课,尽可能把写作指导和修改指导融合在一起。我们根据高年级和部分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实际情况,常常采用先写后指导,写作指导和修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写作实践后,对该作的易与难就有具体的体验,对困难之处必然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求解欲望,这时适时适当地指导,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的指导既是写作指导又是修改指导,意义更大。一般的做法是:一提,二对照,三读。一提,首先由学生提出有困难的地方,共性的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个别的由同学帮助,教师个别指导。二对照,教师根据课堂巡视,了解内容、结构、写法上的共性问题,板书或投影打出修改意见,学生自己针对初写的内容,对照老师提出的修改要求,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补充修改,例如:⑴有没有按一定的顺序写?⑵过程清楚不清楚?⑶有没有重点?重点部分有没有详细写?⑷有没有写出相关人物的行动语言表情等?或者虽然写了是不是符合人物的实际身份?⑸有些地方是否可以换用不同的词语句式或描写方法,从而变得更生动?三读,对修改后的文章再朗读,以求更具体,更生动。三、开设专门的修改指导课——评语也是一种艺术除了教给学生准确的修改符号外,我们还着力指导学生写好评语,教给学生批评的艺术。对于伙伴文中写的好的,不满足于在文中做上记号,还要用眉批写进自己的感想和建议。如:一同学在《挑战800米》中写道:50米、40米、30米……离终点更近了,模糊眼帘中,我看见同学们在向我招手,老师在向我招手,胜利在向我招手……学生在批改时,在下面划上红红的“——”并在眉批中写道:这几句话准确的写出了你当时的真实感受,真棒,值得我学习!又如一个学生在《哇,好精彩》中写道:就这样我轻松地获得了第一名!学生在眉批中这样写道:“轻松”这个词符合实际吗?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你真的是“轻松”地夺得第一吗?能否换个词?指导学生用商量、探讨的方式跟同学交流,既指出了同学作文的不足,又使同学易于接受,最后自改为“我终于夺得了第一”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好总批,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发现学生的修改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看:你的开头运用了环境描写,文中也用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使文章变得有血有肉,再加上你那有力的结尾,真是锦上添花了!可惜呀!你的字似乎有一点……但愿能早日看到你那漂亮的钢笔字!看到这评语,作为教者,能不感到欣慰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四、教师修改,信息互馈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相对而言,教师改作文没有以前那么繁琐吃力了。这时,主要从两个方面下笔:一是小作者自改的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达到写作要求?更重要的是自改能力有没有提高?二是批改人是否改得恰当到位,同时对文章本身和批阅者的批改打上等级,表扬写得好、改得好的学生,并对作文水平稍差、批改不到位的学生进行激励和指导。在你改、我改、大家改的基础上,让作者再次拿到自己面目全非的作品,再对症下药,局部修改或“二次革命”,把习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的一些记叙文的修改原则:1、以正确通顺、连贯为修改的基础训练目标;以培养自改能力为最终训练目标。2、自改互改相结合。3、提示修改与自主修改相结合。4、口头评改与书面修改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