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尝试和反思中成长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们走过了探索、变化、充实、自信的五年。五年中记录着我和学生们共同努力和成长的身影。2001年有幸赶上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数学空间和新颖的课程设计,同时为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的变化,逐步发展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成长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5年来,我在不断地研究、尝试和反思中摸索自己的成长之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研究无处不在一提到研究,我们总感觉很高深,离我们很远,好像应该是教育专家学者们去做的事情。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却为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学会研究、善于研究。如果我们用心体会我们每天的备课、上课,其实研究无处不在,不断的研究将使你受益匪浅。2001年学校安排我参加区新旧教材对比研讨会时,我感觉无从下手,要相对比新旧教材,就要明确新旧课程的优点和不足,理解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于是我开始阅读新课程标准,在反复的研读中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理论指导下的我又认真研究七年级课本,体会教学理念在课程中的体现,以及新教材相对于就教材的不足,写了《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旧教材对比》在会上作了发言,受到了专家和老师的好评。虽然,这次学习和研究还处于应付的思想中,但这次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对新旧教材的对比,实实在在的让我对新课程的设计、编写的体例有了深刻地认识,同时也使我逐步的养成了乐于研究的兴趣。2002年我参与了济南市《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与研究》的实验课题对于课题研究一无所知的我,竟然接受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开始思考如何着手进行课题的实验,2002年7月济南市教研员增美露老师给我提出了一项任务:针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搞一节实验课,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数学活动的实施与评价。为了完成这个工作,我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数学活动过程,在讲完课后认真地对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课堂评价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文字总结。通过这样一个任务的完成,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实验课题的研究就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对此进行的反思和不断的改进。就是要研究课程设计的思路、特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活动的评价。就这样我开始针对每一节课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反思,这样的一个过程使我对课程的设计、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几年的不断思考和反思让我积累了近10万字的资料,它们有课堂问题的设计、学生评价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一种自己对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式。正是这几年的研究使我逐步的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数学教师。2005年在全国数学新课程试验区交流会中我的论文和济南市教研员曾老师的论文同时获得全国一等奖。05年还参与了一些评价性书籍的撰写。几年来的教学使我感受到研究无处不在,离开了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其实也就远离了我们的课堂。成长从尝试开始新课程对于我们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崭新的,如果我们要在新课程改革中逐步成长,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愿意尝试,哪怕是失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科学计算器走进了初中数学课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熟练的掌握它的功能。2002年济南市开展了科学计算器应用能力大赛。区教研员要从我们中学选一位教师参加,我有幸被选中,但因为平时没有了解计算器的全部功能,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拿出1—2小时的时间学习摸索,虽然只获得了市二等奖,但我在尝试中掌握技术,丰富了自己的经验。2001年我们学校开展了多媒体课堂展示活动,对于对多媒体还很不熟识的我还是很大胆的尝试上了我们学校的第一节多媒体课《截一个几何体》,虽然当时课件制作的还很不理想,课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对于我自己今后能够灵活的利用多媒体上课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也正是有了那次尝试02年在反思和探索的基础上我撰写了《多媒体环境下〈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设计》并对课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获得了济南市一等奖,相信那一次尝试给了我信心和经验。2005年济南市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