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课标与教材分析:教材在安排此内容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局部名称.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拟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知识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熟悉比的各局部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技能目标: 1、能正确的求出比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水平.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目标: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读写,熟悉比的各局部名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件:出示不同长宽比的照片,想想答复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日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讨论“比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比的意义用 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 15 比 10;用 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 10 比 15;汇报:这里的 15 厘米和 10 厘米都表示长度. (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老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比的意义,用波浪线画出来,齐读两遍. 2、阅读自学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比的读法和写法.比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沟通. 三、展示沟通,内化提升. 1、比的读写如:15 比 10 记作:15:10 2、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局部名称,老师板书. 3、怎样求比值?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练习求比的比值.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4、探究:体育竞赛中的比分与我们今日学习的比一样吗? 四、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比的意义 32 比值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5:10=15+10=前项比号后项前项除以后项?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导入新课时,老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不同长宽比的照片这个素材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