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水环境整治大会上的讲话陈金虎(2016年5月20日)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是继全市千企转型提升发展大会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又一个全局性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抓好这项工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无锡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个时期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扎实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形成生—1—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奠定生态环境基础。对于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前阶段,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市委常委会也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今天会上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昨天下午,我们围绕废气治理、饮用水安全、河道整治、污水厂提标改造等重点,实地察看了现场。刚才,我们又一起观看了江阴市环境质量情况通报短片,让我们对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有了一个直观深入的了解;沈建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大会对先进集体与个人进行了颁奖,并为镇街园区颁发了责任牌、下发了任务书;4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华西吴协恩书记代表企业宣读了—2—环保承诺书,讲得都很好。“十二五”期间,在中央、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一是节能减排有力推进。累计关停“三高两低”企业313家,整合关停热电企业12家,主城区进入“无电厂时代”,主要污染物“十二五”减排任务提前完成。二是环保设施建设加快。初步构建起全市域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五张生态网”。三是民生环保扎实开展。去年,城区空气优良率达64.9%,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林木覆盖率提升到23.9%。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完善了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和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环保监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3—下面,就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整治工作,我再讲四点意见:一、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谋求国家永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习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个基本发展理念。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4—待生态环境。这些重要论述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我们一定要站在对江阴的历史负责、对江阴这座城市负责、对江阴160万老百姓负责的高度,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的必然要求。“强富美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环境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生态不文明、环境不优美,“经济强”就会缺少基础支撑、难以为继,“百姓富”就会存在缺憾、降低含金量,“社会文明程度高”就会名不副实、难以令人信服。多年来,我们在取得经济迅猛发展骄人业绩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每一代人都责无旁贷。只有—5—还自然一河清流,还百姓一方蓝天,才能无愧于大自然对我们的丰厚馈赠,才能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我们一定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拖不得的紧张感,下定决心、咬定目标,群策群力、决战决胜,切实拉长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全力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新江阴。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江阴实现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一个地方而言,产业、城市、生态必须三足鼎立、共同提升,其中生态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要看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