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二)第1页共4页专题复习(二)——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健康的生活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健康的生活:1.健康的度过青春期: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2.传染病与免疫: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3.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危害。4.酗酒吸烟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科学探究考点一:科学探究过程例1.2013年河南新乡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顺着麦陇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因此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根据题干分析得出)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步骤:(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②向A培养皿中导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设置对照)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1)A培养皿是组,B培养皿是组。(区别实验组和对照组)(2)(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作为实验结果。(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提高实验的准确率)(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种子处于期而不能萌发。得出结论:(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例2.下列实验中的方法步骤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实验名称方法步骤实验目的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将叶片染色B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滴加2滴碘液,摇匀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观察蚯蚓经常用湿棉球擦蚯蚓,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是正常呼吸D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将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检测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二)第2页共4页例3.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如图),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兆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抽样法C.比较法D模拟法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一: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的使用。例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其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正确的是()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C.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解析]:A、光圈控制进光量,因此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因此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而视野的大小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C、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而目镜在镜筒上方.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例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