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优抚工作经验交流是革命老区,也是驻军较多、优抚对象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红色土地、将军摇篮,绿色山川、国防要塞”之称。同时也是一个区、为一体的多灾贫困地区,所辖5县4区曾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单位。具有优抚对象多、分布广、属别全、困难大、任务重的特点。全市现有各类优抚对象27.4万人,其中享受抚恤补助的有6万人。有光荣院7所,现有在院老人217人。一、工作情况年,是我国优抚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雪灾、地震、两奥、维稳、保神七、保三中全会、保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都需要优抚工作主动靠前,一线保障。我市优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尤其是在省厅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力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践行科学发展,狠抓政策落实,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优抚,谋在深处,干在实处,扑下身子,全力推进,呈现出优抚工作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五新”上:其一,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优抚工作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行政执法工作。在社会化、法制化、人性化、信息化的今天,我市民政优抚干部,积极应对形势发展,科学规划工作进程,强力推进制度建设。一是实现全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全覆盖”。二是以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的优待标准城乡一体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根据省民政厅、省卫生厅[2008]73号文件要求,我市相继成立评残工作领导小组和残情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小组两个专门机构,实现了评残工作行政领导与医学鉴定共同把关的制度建设。四是以涉军维稳为目标,市县两级先后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包保责任”、“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引领工作。其二,政策兑现构建新和谐。一是国家抚恤补助政策按要求不折不扣足额按时发放到位。年为6万人发放抚恤补助金1.16亿元(中央和省财政补助8400万元,地方配套3200万第1页共5页元)。二是社会优待通过上下共同推进达到良好效果。2008年共落实兑现21384人,总优待金3868万元,各类优待对象的优待面和优待标准均达到或超过政策规定,城乡一体,同步提高。三是医疗保障制度区别对待政策到人。为6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其中,由民政部门统一缴纳保费的有36517人334.4万元,发放医疗补助21437人730.9万元,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有了重大缓解。四是贯彻劳部发17号文件取得新进展。据劳动部门提供的月报表显示,2008年,全市已为企业四类人员办理养老保险2451人,医疗保险2515人,失业保险1118人,有效维护了复退军人的合法权益。其三,拥军优属体现新特色。一是健全完善立功受奖军人、执行特殊任务军人奖励机制,慰问金慰问品送到户。近两年来,全市已为1400名立功受奖军人和1100名参加维和、执行除雪、抗震、救灾、保奥任务等军人赠发慰问金120余万元。二是制定出台了市双拥创建奖励政策。对在双拥创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财政拨款予以奖励,每人每年600元。三是走访慰问活动创新发展。赠发驻军单位慰问金1-5万元不等,今年“八一”,我市在武警支队举办一场“红歌送军营”文艺晚会,邀请XX县区驻军指战员观赏,反响强烈。四是“关爱功臣活动”常抓常新。市民政局为260名五级以上残疾军人配发了轮椅和助残车;组织护送46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和精神病人到怀远、桐城两院接受疗养和治疗;各县区组织医务专家上门为217名光荣院老人开展健康体检;市暨各县区救助余茂旭等特困优抚对象52人,发放一次性救助金36万元。其四,涉军维稳呈现新格局。2008年,是我国大事好事要事频发的一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涉军维稳工作,全党动员、全民发动、主动靠前、严防扼守,创造出许多好做法、新经验。一是给予人文关怀。对于排查出的个案,能够解决可以解决的坚决给予妥善解决,不拖不推。如XX县区花园镇六级残疾军人胡全玉,近年积压的医疗费21万多元,今年县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分两次全部报销结清。胡逢人就说“共产党好,人民政府是老百姓的政府,民政部门的干部是我的亲兄长”。二是落实包保责任。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对各地策第2页共5页划、串联、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