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住宅市场分析报告引言: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任何市场都无一例外。房地产市场所包含、涉及的要素名目繁多,故其不确定性也更大,变化也更加频繁。因此任何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报告都是有一定时限性的,该篇针对沙坪坝区住宅市场的分析报告也不例外,所分析的是2005年第一季度这一时段沙区住宅市场的现状及将来的趋势。此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动静两方面。静态的内容主要包括沙区目前整个区域的环境,如地理位置、人口、规划、基础设施、经济状况等,以及沙区目前住宅市场的现状;动态的内容主要是环境及市场本身的变化或趋势,如环境方面城市的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动态等,及市场方面产品类型、价格、拓展方向等的变化趋势。正如前面所述,此报告中的基础数据及基础资料都具有一定的时限性,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更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而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报告中所包含市场的内容又存在不完全性,同样需要更加的完善。一、区域环境(一)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地貌及气候特点◆地理位置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的西部,地处长江以北、嘉陵江以南,川东平行山谷区,目前是重庆市的主城区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9.30,---29.40,东经106.24,----106.32,之间,东与渝中区紧密相连,东北隔嘉陵江与渝北区相望,南邻九龙坡区,西倚歌乐山,北面与北碚区交界。◆地势地貌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境内地势开阔,有较大的平坦地带,在重庆山城丘峦起伏的地形中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本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2、幅员、人口◆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东滨嘉陵江,西抵缙云山,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区境中部歌乐山纵贯南北,东为沙坪坝,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业基地,建成区面积35.26平方公里;西为梁滩坝,是农业、乡镇工业为主的地区,2003年重庆市大学城在这里动工兴建;中部歌乐山是重庆市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称。◆全区常住人口81.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7.32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33%,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0.67%;接受大学教育的11.06万人,接受高中(中专)教育的17.01万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一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区内有院士5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3人,博导、教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39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6万余人,人口素质列全市之首。(二)区域历史、人文及景观特色◆历史古迹沙坪坝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沙坪坝隶属于四川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学校、工厂、医疗机构迁入,沙坪坝从此人才荟萃,蜚声中外。“一条石板路,千年瓷器口”,写照瓷器口历史的远古,瓷器口古镇始于宋,繁华于明清。瓷器口古镇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历史传统街区。巴渝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宗教文化在此聚集,“古镇三宝”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享誉四方,因此它与云南的丽江,苏州的周庄同样有名。◆地域人文及景观资源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科技实力最雄厚、文化教育最发达的科技文化区。现有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大专院校9所,电视大学、职工大学1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300多所,在校生逾12万。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集中于本区,科研工作者达5万余人。智力型劳动者占全区在业人数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科技先进区”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沙坪坝不仅仅是一座科教名城、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这几年精心的打造,沙区的旅游经济已与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