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广告内容分析报告前言今天的传媒市场,不仅有传统四大媒体的角逐,更有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的狂轰滥炸,传媒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然而,近年来,长期以来并不景气的杂志却异军突起,与2000年相比,2001年的杂志广告营业额以48.95%的增幅在四大媒体中名列榜首,成为传媒业中杀出的一匹“黑马”。杂志越来越被广告商看好,这绝非偶然。当前,期刊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格局,形成众多品牌杂志。例如,以《时尚》、《现代服装》、《瑞丽》为代表的消费类杂志,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代表的社会时政类杂志、以《新经济》《IT经理世界》为代表的财经类杂志,以及以《文化月刊》、《母语》为代表的文化类杂志等等,他们都拥有一批特定的读者,自身具备了从其他媒介分流广告的能力。2001年全国80家杂志通过改版来进一步争取读者青睐、吸引广告商,获得丰厚的利润,求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三联生活周刊》是三联书店推出的综合性文化新闻杂志,有时政类的龙头杂志之称。2001年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真正的周刊,增加即时新闻的比重,并争取向《时代》和《明镜》的风格靠近。基于我国杂志普遍以广告收入为支柱的盈利模式,作为全国知名品牌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在广告刊载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它应该如何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提升广告营业额?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刊载广告的内容分析,来探讨这个问题。·调查方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目的:了解《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全年广告刊载情况,分析广告发布特色及广告客户特征,以此对刊物提出改进建议,扩大广告业务,增加刊物广告收入。·调查对象:《三联生活周刊》2001.1.1—2001.12.31(共51期)刊载的广告,共计591条,广告主144位。分析报告Ⅰ.《三联生活周刊》自身特点·理念:新闻性文化周刊,讲述现代人的生活故事,讨论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栏目:主要栏目——封面故事、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时尚、电影、畅销书与排行榜)、特别报道、科技等,专题栏目——投资物语、思想工作、观察、新闻人物、读者来信、生活圆桌、环球要刊速览、生活扫描、好消息坏消息、声音等·读者构成:公司、企业管理人员36%;政府公务员25%;教师、科研人员17%;媒体从业人员8%;银行、医院等工作人员8%;其他6%。·价格定位:2001年1月1日《三联生活周刊》定价从8.8元/期调整为5.8元/期。Ⅱ.《三联生活周刊》广告分析一.广告量分析品类广告量排行榜2001年,在《三联生活周刊》中刊登广告的产品类型比较多样化,这主要与杂志本身的综合性密切相关,具体的各个产品类型的广告投放如表1显示。但是从投放量前十位的产品类型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些产品类型的特性——品位和档次,如电脑、房产、手机、汽车等。由《三联生活周刊》读者构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读者文化程度都比较高,他们有着理智而新潮的生活观念,难怪有人称这本由三联书店主办的新闻综合类杂志带上了浓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阅读色彩。图1从大的方面来看,与电脑、住房、手机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中青年中的上班族了,尤其是排名第一的电脑,是现代知识青年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在《三联》上刊登的电脑类广告又和在IT类杂志上刊登的大有不同,因为《三联》毕竟是一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的综合性文化新闻杂志。至于报刊杂志这些同类媒体选择在《三联》上投放订阅广告就更反映了广告主看中的就是《三联》有着一大批知识人群作为读者,同时又是一份综合性很强的生活周刊了。像药品、服饰、日用品,虽然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在《三联》投放的效果就远不如直接选择消费类的报刊来的好。表1排名产品类型广告量百分比1电脑及其配件9916.75%2房地产、住房设备8213.87%3手机6611.17%4报刊杂志549.14%5家电498.29%6汽车477.95%7电信315.25%8办公用品325.41%9数码电子用品203.38%10服务(酒店,航空,速递,洗衣,休193.21%闲)11网络162.71%12药品152.54%13商务用品152.54%14饮料132.20%15企业81.35%16金融81.35%17化妆品71.18%18服装,装饰品40.68%19相机30.51%20活动30.51%合计591100.00%品牌广告量排行榜在具体的品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