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平市第六届中小学音乐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课题: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授课老师:周金鹏单位:开平市长师中学高亢的西北腔一、教学目标:•初步认识、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形成、特征及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通过欣赏教材上的三首西北民歌及对比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二、教学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国民歌及常见的体裁,并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两种体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而认识到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应该对祖国的民歌感兴趣,应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三、教学重点:•仔细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特征、风格。四、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五、课时:•1课时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欣赏视频:《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边欣赏边思考以下问题:•作品反映的地域人情。•西北地区都包括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新课:民歌的概念和特点•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特点: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多样。•常见的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体会西北民歌的特点及了解这首歌的体裁对比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体会与西北民歌的不同之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进一步认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互动•学生分小组探讨概括西北民歌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各组找出代表进行西北民歌特征及形成原因的概述•总结学生发言,介绍西北民歌的特征:音调高亢、嘹亮、辽阔等,其中花儿、信天游最具代表性•总结形成原因:地域特点,生活环境、方式、人的性格等深入感受参与体验•学唱《上去高山望平川》的第一句。•聆听《刨洋芋》、《脚夫调》两首作品要求:1、想想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2、跟随音乐,轻声哼唱,尽量表现出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再次聆听•在初步认识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后再次欣赏三首作品,充分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旋律走向及调式色彩、演唱技巧等。•谈感想•在初步认识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后再次欣赏完有什么更深的感受?•说说怎样可以把民歌代代流传下来,有什么样的创新方法?拓展延伸•欣赏视频歌曲:《黄土高坡》、《信天游》、《西部情歌》•注意作品里的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及西北民歌的特征,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理性深入课堂小结•思考:•1、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发掘它的文化内涵?•2、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你认为民歌还可以做怎样的延伸和发展?•3、试着上网找找带有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并演唱体验,下一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