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案例:揭秘V26”从1998年到2002年,V26减肥沙淇晶走过了四个年头,销量也从当年最高月返款三千多万降到现在的区区数万。作为V26品牌的策划者和市场操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因为,V26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大多数知名保健品的发展历程。我也希望我们的反思,能为中国数千家保健品企业及众多关注中国营销的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幕起:无中生有的国际大品牌1997年初,当我们时隔半年再次见到哈慈美国公司总经理David时,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的大胖子起码瘦了四十斤!David告诉我们,他最近一直在吃一种叫slimfast的减肥品,效果非常好。职业直觉告诉我们,这个slimfast是个大有可为的产品。于是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进行市场分析及与美方生产企业接触。我们在对减肥市场研究中发现,当前中国减肥市场中,绝大多数都是几十元的减肥茶和一些替食型的减肥食品。这些产品在国际上属于第一、二代减肥品,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小。而以slimfast为代表的新一代减肥食品以其口感好、副作用小、减肥效果好而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我们认为,国内减肥市场必然要跟随国际减肥品市场的发展轨迹,谁抢得市场的先机谁就可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而且,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多,同时,由于几年来市场的培育,人们的减肥意识越来越强,减肥市场呈迅速膨胀之势。这个时候切入减肥市场,凭着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回报。一开始我们考虑引进slimfast品牌和成品到国内进行销售,但这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要牵扯大量的精力来和它进行谈判。我们很快发现,其实slimfast也是由另外的生产企业进行贴牌生产的,其本身并不生产产品,核心技术也是生产商的。于是我们直接找到它的生产商,要求其为我们提供产品。与生产商谈判成功后,我们马上就面临着这个产品的报批和上市策划问题,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些半成品。我们必须给它起名、设计包装、定价、创造概念、影视广告创意制作、各种平面广告设计、—设计通路、制定发展战略、策划上市活动等等完完全全是一个新产品的策划。当半年后公司的其他同事看到我们的新产品时,他们都不敢相信,那是我们四个人加上一个临时请的大学实习生做的。也许,当V26的广告铺天盖地,在中国减肥品市场呼风唤雨时,或许谁也想不到,那是我们几个人,在半“”年内无中生有的。策划阶段,我们严格遵守固定程序:首先分析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析等;然后根据我们以往的市场运作经验及策划理念,从中找出一些市场机会点,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我们的营销战略及两到三年的营销目标;最后,以既定的营销战略为目标,从产品定位、价格、通路、传播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这样的一个流程是我们多年来经实践总结出的结果,而实践结果证明,这确实是一套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也正因为有了这套流程,才确保了我们的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当时,中国减肥品市场已初具规模,有康尔寿、美福乐、国氏等几大主力品牌参与竞争,由其引领的强大宣传攻势,已经将人们的减肥意识唤醒,并且影响力和销售量都正处于上升趋势。那时的减肥品以减肥茶为主,价格基本在100元以内。而我们的产品由于从美国进口,成本较高,如果我们的价格以当时市场同类产品为标准,那只有死路一条。最后,V26的主要策划者何坊提出一个观点:轿车有桑塔纳、奔驰之分,减肥品也应该有高低档次之分,我们要做减肥品中的奔驰车。V26的价格最后被定在每盒375元,这个价位相当于普通减肥品的近十倍。就这个价位我们内部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个价位无异于自杀,人们根本不可能花这个价钱去买一盒减肥品,抱这种观点的人们直到产品上市后仍持保留意见,这也为此后的市场运作埋下了隐患。可当时的情况是,如果卖不到这个价格,我们就根本没有利润可图,更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吸引经销商,结果更是死路一条。曾有人总结称,产品定价有三种方法:成本定价法、市场定价法、老板定价法。对于保健品来说,成本定价法是最主要的,产品的成本要控制在零售价的10%之内,否则总代理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