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领导调研玉龙县天保工程汇报提纲一、玉龙县林业(特别是森工企业)的现状1、社会经济及森林资源状况。玉龙县下割16个乡(镇),100个村委会,1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2950(其中农业人口199661人,非农业人口一三289人)。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4899万元,财政总收入12680万元。全县国土面积620029.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493336.1公顷(其中:有林地4一八255.5公顷,蔬林地1492.6公顷,灌木林地69563.2公顷);非林业用地126692.9公顷。按权属分国有林140207公顷,占28.42%,集体林353129.1公顷,占71.58%。按经营方向分:公益林296728.2公顷(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230553.9公顷,地方公益林66174.3公顷),占60.一五%;商品林196605.2公顷,占39.85%。全县森林覆盖率72.26%(其中有林地覆盖率67.46%),林木绿化率78.78%。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45800220m3。2、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玉龙县目前在县林业局的依法依规管理下,2个重点森工企业(黑白水林业局、巨甸林业局),1个地方森工企业(森龙实业有限公司)在全县16个乡(镇)范围实施天保工程,菜有403名职工(其中:黑白水林业局178名、巨甸林业局124名,森龙公司101名)安置在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的岗位上。10年来,天保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公益林建设完成一三2.6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825万亩、飞播5.2万亩、封山育林46.96万亩,森抚31.08万亩、人促45.62万亩。(2)森林管护:国家下达管护计划6一三万亩,实际完成731万亩。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和政策规定,在县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目标、责任、任务、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做到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奖惩分明。(3)资金:1998—2009年,共完成投资2649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完成19506.78万元;公益林建设完成投资6983.20万元。3、森工企业的人员状况(1)2000年—2009年底的人员变化状况。2000年天保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职工总人数为:一八98人,其中重点森工企业一三84人,地方森工企业(森龙公司)514人。2000—2010年职工变化情况:一次性安置921人(其中重点森工企业916人,地方森工4一三人);离退休一三0人(其中重点森工121人,地方森工9人);社会职能移交76人;其它安置202人(其中重点森工75人,地方森工127人)。至2009年底在岗职工人数403人(其中重点森工302人,地方森工101人)。2010—2020预计可安置人数403人(其中管护国有林300人,森林抚育60人,公益林建设43人)。至2020年预计职工减少数为176人(其中退休175人),社会职能移交1个。(2)政社性剥离情况:政社性人员77人,已移交地方76人(其中巨甸局有医院1名尚未移交)。(3)职工社会保险情况:2009年底在岗职工403人,已参加各项保险407人,参保率100%。(4)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情况:2000—2009年离退休一三0人,其中重点森工121人,地方森工29人。离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局发放养老金。重点森工企业离退休职工的九项以外的费用仍由企业承担。巨甸局每年支付70万元以上,黑白水局每年支付一三0万元以上。4、森工企业基本建设情况(1)认真实施国有林区棚户区建设改造项目:2009年度巨甸局90户、2010年35户已基本完成;黑白水局2010年度263户于2010年底前完成。(2)认真组织实施非经营性建设项目:黑白水林业局、巨甸林业局于2004年以来先后完成688.31万元投资,其中中央投资516万元。非经营性项目的完成极大提高了供排水、供电能力,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3)重点森工企业资产情况:①巨甸林业局经营性资产为“零”,非经营性资产为936.84万元(原自有固定资产494万元、其余部份为第一批、第二批非经营性项目增加部份)。②黑白水林业局经营性资产为“零”,非经营性资产原值为28321482.56元、折旧2228204.66元后净值为26093277.90元。③森龙公司已改制为民营企业。5、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核实面积5439166.01亩。已确权面积5392819.11亩,其中责任山450209.16亩,自留山632251.69亩。已均山到户122一五23.94亩,均股3047878.37亩。核发林权证面积5一八3891.83亩,发证率达96%。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