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上半年总结及下一步安排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突破和生态创建为抓手,以推进法治、平安建设为目标,以建设能动法治便民服务流动平台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在打造法治品牌、服务实体经济、特殊人群管理、规范基层建设、工作模式转变、作风能力提升六个方面有新突破,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整合资源,创新推出“能动法治”工作模式。“能动法治”工作模式启动以来,以能动法治便民服务平台为依托,与十几个部门联动,深入全县12乡镇(办)、8个社区居委会、28所中小学校和30家中小企业,累计发放宣传单、法制宣传册、“便民服务联系卡”50000余份,播放法制宣传专题片、普法栏目剧50场次,开展普法互动课堂28场次,接待法律咨询2200余人,现场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为企业提供司法建议32条,指导70余个部门单位完善了法治创建制度,受理法律援助和公证案件80件,近万名群众受到了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该模式开创了司法我县司法行政恢复重建以来的先河,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电视台、日报、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法律服务工作水平。积极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了重大项目法律顾问跟踪服务制度,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法律服务;组织全体公证员、律师,开展了“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和中小企业“法律体检”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抵御法律风险能力。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强化行业管理和自律管理,依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三)围绕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搭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平台,在郑路法庭探索实践第1页共4页了“所庭联动”工作试点,坚持调解人民调解优先的原则,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以便民服务平台为载体,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把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延伸到全县的每个角落。目前,全县调委会已调解矛盾纠纷2721起,全县286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四)紧紧围绕维护公平正义,全面加强民生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了“法律援助走基层”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就学、就业、就医、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深入开展了律师法律服务进社区“双百”活动等民生法律服务工作;健全完善了“148”服务热线联动机制,建立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整体联动的大服务平台。目前,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公证案件116件,未出现错证、假证现象。(五)围绕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工作模式转变。为对接基层法治创建“短板”,确保城乡法治创建均衡发展,县司法局投资30多万元,将一辆警用中型客车按照法治综合服务中心设计装备,制定完善规范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运行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菜单式、超市化、一条龙服务的能动法治综合服务平台,坚持重心下移接地气,上门服务连民心,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高效、优质便利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六)围绕学习教育,全力抓好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八精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精神,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全体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念信念观,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进一步规范对公证、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和指导,强化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增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形势严峻,矛盾纠纷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需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需进一步提升,第2页共4页不断创新丰富法律援助便民举措,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做到应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