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十年的服务型电子政务(2010-04-0922:22:32)转载标签: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总体蓝图分类: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韩国首尔市电子政府获得“联合国公共行政奖”2010年,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到十字路口。1.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融合成为大趋势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但是,没有任何一场变革像行政体制改革这样触及执政根本。随着大部制改革拉开序幕,为达成到2020年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愿景,服务型政府建设必然成为各级政府的长期战略任务。在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流动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在互联网普及和网络社会形成带来的政治民主化和行政透明化的紧迫要求之下,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艰难转型,必然成为各级政府迟早面对的痛苦抉择。从全球视角来看,起源于政府信任危机,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英两国的行政改革浪潮席卷西方,与同时期的信息技术革命形成合力,使得欧美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强调以企业精神改革政府部门,一开始就定位于“以公民为中心的在线服务”。信息时代的全球竞争,是政府软实力之间的竞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成为最佳路径。在改革开放旗帜下,中国各级政府借鉴和吸收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先进理论,与电子政务具体实践的结合已经到达临界点。在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融合这一点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不过是殊途同归。2.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如何转型与创新回顾过去八年,电子政务建设成绩巨大,问题也同样巨大。各级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应用普及已经完成,正在从夯实基础阶段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但是,地方电子政务建设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必须看到,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总体目标并未全面达成,最大问题是纵强横弱——地方电子政务严重滞后于金字号工程。这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也与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现实形成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地方电子政务的投资规模、协调难度和复杂程度都大大高于金字号工程。其次问题是部门自建模式难以维系可持续发展。从各部门需求出发没有错,但是只走了第一步,还应该继续走第二步——整合,却经常被忽略了。这导致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一是导致信息化建设较大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二是造成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障碍,三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大部制改革对组织机构重组和业务流程调整的要求。因此,下个十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瞄准两个重大的时代命题。第一,就是如何以信息化手段支撑服务型政府建设这场深刻变革,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不能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升级的深层矛盾,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与信息技术创新互相催化。第二,就是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应对城市化这个大趋势,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不能适应公共服务重心调整的关键问题,根据人口聚集化、流动化和老龄化的要求推进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实现电子政务与数字城市深度融合。总而言之,下个十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应该强调地方电子政务这个新增长点,加快从部门自建向共建共享转变。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将显现四个基本特征:统筹发展、集约建设、整合资源、深化应用;将在四个方面进行重大转型:重点从服务内部转向服务外部,目标从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思路从复制先进典型转向自主创新应用,模式从分散自发建设转向统筹集约建设。各级政府应该抓住难得的历史契机,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小、散、乱、杂的问题,实现政府信息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大发展。3.面向下个十年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管理机制变革,也包括信息技术创新。面对下个十年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艰巨任务,各级政府应该谋定而后动,第一要务就是通过服务型电子政务总体规划,来建立服务型电子政务总体蓝图,这个总体蓝图主要包括:服务型电子政务行动路线、总体框架和核心平台。3.1服务型电子政务行动路线服务型电子政务行动路线是从现状向目标迁移的路线图,其中对现状的评估引入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对目标的描述采用“4+1”的企业架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