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系统管理改善汇报一、县民政工作基本情况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民政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救灾股、优抚安置股、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股、社会救助股、婚姻登记处等股室,下属7个事业单位,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县福利院、县救助管理站、县老龄办、地名办等。全局在职干部职工47人。乡镇设有19个民政所,全县有28所农村敬老院。二、县民政工作信息化情况目前,县民政局承担着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基层政权、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社团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救助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等工作职能。局机关设办公室、财务股、社会救助股、婚姻登记处、优抚安置股、社会福利股、救灾股、社会事务股、基层政权股、募委办等股室,下属老龄办、地名办、烈士馆、福利院、救助站、慈善会和19个乡镇民政所、28所乡镇敬老院。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23人,下属事业单位人员24。全县乡镇民政所有工作人员36人,敬老院工作人员56人。一直以来,我局致力于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专业人员和资金缺乏,目前我县民政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民政工作只实现了最低层次的网上文件传输和排版打印,民政信息化建设明显成了我县民政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硬件情况。目前,县民政局共有电脑33台,打印设备11台,各业务股室均配备了1-3台电脑(仅20XX年民政局购置办公电脑8台,一体打印机2台),使用路由器共享2条宽带网络;19个乡镇民政所有工作电脑19台,打印设备19台,均开通了宽带网络,县还建立了县乡文件加密网,文件传输通过县乡加密网进行。各社区、村硬件设施状况相差较大,除个别外,有的没有微型计算机,有的不具备连接网络条件,硬件环境还不健全。敬老院普遍没有电脑。县民政局及基层民政所也无专项的信息化工作经费和人员。(二)软件情况。局机关各股室办公软件婚姻登记、救灾、第1页共3页儿童福利、流浪乞讨救助、收养登记、民间组织管理以及综合统计等使用的是部委下发的办公软件,低保、五保、优抚使用的是省厅下发的软件。其中优抚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民间组织管理系统属单机版,省社会救助业务系统、省婚姻登记管理系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收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殡葬管理信息系统是网络版。居民家庭收入核对平台尚未建立。(三)人员情况:目前,县民政局全体工作人员学历构成为: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学专科学历15人,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27人。全局无计算机专业人员,也无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各业务股室及民政所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民政业务软件,有的则不能熟练进行操作。(四)县及上级民政部门无固定的相关经费投入。三、问题和建议:县民政信息化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费紧缺,缺乏专业人才。鉴于民政信息化工作事关民利、事关政府形象、也事关县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县民政信息化工作。(一)强化领导,落实保障资金。虽然县民政局致力于加强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资金缺乏,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在硬件方面。目前计算机在民政系统中仅配备到各股室和乡镇民政所,由数名工作人员共用,未能做到人手一台。敬老院目前没有配备计算机。为达到民政信息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需努力争取资金,增加硬件设施,为做好民政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软件方面。民政部门相比其他部门,业务多,任务重,内部业务交叉少,业务软件开发工作量大。要将全部民政工作全部网络,还需积极争取省、市XX县区委县政府从政策到资金上的全力的支持。(二)制定规范,统一数据接口。民政工作经常需要与其他部门交流和共享数据,如低保需要与劳动社保、交警、房产经常联系信息共享。民间组织管理更是需要与教育、劳动、文第2页共3页化、体育等主管部门经常联系沟通。但是目前各个部门目前没有统一的数据输出标准,也就是说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之间已开发使用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不相衔接,影响工作效率。建议由县有关信息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