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俱进地推动党员电教事业三峡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库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区,如何推动党员电教事业与时俱进,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索的课题。近几年来,XX县区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认真回顾总结几年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推动三峡库区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前提。党员电化教育事业在创始之初,优越性和先进性十分明显,但随着人类逐步进入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竞争加剧和覆盖面的扩大,党员电化教育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党员电教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突破自我约束、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手段,从而与时俱进地推动电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三峡库区面临着移民、脱贫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如果只看到工作任务重、资金困难大,畏难情绪严重,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电教工作将难以有效开展。而实际上,库区建设虽然使党员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党员电化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我们从县委一班人做起,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了把握好、利用好三峡库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与时俱进地推动具有库区特色的党员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从而为党员电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前提o(二)推行“社会办电教”,加大投入力度是推动三峡库区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加大投入,是推动电化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县经济基础差,电化教育的底子比较薄弱,完全由财政投入,推进具有库区特色的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不太现实。于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社会办电教”的工作思路,采取县乡财政投一点、第1页共3页党费贴一点、对口帮扶单位扶一点、村找一点、党员干部献一点等“五个一点”的办法,加大了投入力度。在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党员电教扶贫捐赠活动。通过近几年努力,全县仅用于村级播放网点建设总的投入就近300万元。目前,全县81个乡镇、50多个县级部门和部分党组织全部建立了党员电化教育站,829个村全部建立了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五有”播放点总数达1197个,创市级示范点2个、县级示范点91个。特别是县委组织部大胆解放思想,多方筹资l00多万元,为县党员电化教育中心购置了一台党员电教车、三台数码摄像机、两套非线性编辑系统和一套刻录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并建起了标准化的演播室和制作室,加强了电教中心硬件建设。实践证明“社会办电教”的超常规举措,是发展党员电化教育事业的有效途径o(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电化教育队伍是推动三峡库区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关键。推动三峡库区党员电教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党员电教干部队伍担负着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进行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党的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县委高度重视党员电教工作,机构改革时,给县委组织部党员电教科配备了3个行政编制,给党员电教中心配备了3个事业编制,并选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各乡镇严格按照县委要求,配备了专兼职电教站长,全县近1200个电教播放点全部配备了专兼职电教工作人员,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电教工作队伍。为提高电教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2002年7月,县委组织部将6名电教工作人员全部送到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了为期一月的业务培训。1999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每年对全县党员电教工作站站长进行为期—周的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电教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为党员电教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四)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构筑“大电教”格局是推动三峡库区党员电化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源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树立“大电教”观念,是党员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选择。从根本上说,“大电教”就是围绕经济建第2页共3页设中心、全方位服务党的建设的电教思路,即努力把党员电教工作摆到本地区经济工作和党的建设全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