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原创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关于XX单位近期出现问题的检查报告XX党委:近年来,我单位连续发生干部受贿、危险驾驶等多起违法违纪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害了XX系统的良好形象。XX党委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管理责任,有负于局党委的信任和重托,现向局党委作出深刻检讨。一、正视问题,汲取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扼贪、打虎拍蝇成为常态,“全民守法”“醉驾入刑”顺乎法治,合乎民意。然而,就在全党全国上下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倡树全社会法治新风的大形势下,我单位个别干部却由于理想信念滑坡,政治意识、法纪意识淡化,以权谋私,以身试法,接连导致腐败受贿、醉酒驾驶等违法违纪问题,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危害很大。尤其是身为执法者的XX干部,辱没身份,执法犯法,给XX系统和公务员队伍抹了黑。XX党委深感痛心,在对自己的干部不能珍惜XX事业发展大好局面、不能珍视个人政治生命的种种过错感到惋惜的同时,更为没能教育好、管理好自己的干部而深感自责和内疚。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虽然集中在某个特定时段,但绝非偶然事件和孤立案例,它折射出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1暴露出XX党委抓队伍教育管理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维护XX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清当前队伍建设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窥斑见豹,举一反三,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下决心刮骨疗毒,根除疾患。二、痛定思痛,深剖原因问题在基层,根子在党委。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思想教育“接地”不实。XX党委虽然能够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但相对注重宏观教育,体现“高大上”,却在微观引导上着力不够,末端落实不够“接地气”,导致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了折扣。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注重按规定落实年度教育安排,但针对随机性、倾向性、专项性问题搞教育少,致使教育大而化之,浮在面上。比如,年度主题教育大张旗鼓,业务培训也按时组织,但法纪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相对较少。二是部署开展多,末端效果少。满足于教育部署了、要求提了、活动开展了,但对教育效果落实关注少、检验少,往往开花多结果少,致使教育“一阵风”“水过地皮湿”。比如,在上级领导检查时,部分干部对应知应会内容掌握不全不准。三是常规教育多,联系实际少。教育内容大多照本宣科,停留在读一读、听一听、写一写,较少联系2XX工作实际、各自岗位、个人思想现状进行摆观点、论短长、谈感想、定措施,尤其是针对突出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少,解决具体思想问题不及时、不深入。比如,对XX等敏感部位干部的思想问题洞悉不深,排查不够,不能跟上扫除其精神之“尘”、思想之“污”、行为之“垢”,以致对方身陷贪腐泥泽,无法自拔。(二)约束管理“落地”不实。党委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存在重用轻管现象。一是管理触角触及不深。了解掌握干部日常表现习惯于听听汇报,看看现场,提提要求,对其遵法守纪、执行制度、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内在情况和深层表现了解不深不细不实。比如,XX先后几任干部在同一个问题上跌倒,制度不可能没有漏洞,群众不可能没有反映,却没能及时发现,亡羊补牢。二是管理视线有所偏移。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时段不够敏感,没有及时纳入视线,管控措施没有跟上,重点考察和跟踪监督不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管理盲区。比如,平时注重干部上班时间管理,却没能管好把八小时外,致使个别干部行为失控,醉酒驾驶。三是管理思维趋向定势。在防范问题方面,往往注重正面引导和规范,不善于运用反向思维,未能牢固树立以最坏的可能、把问题后果估算到最大、拿着“放大镜”找问题的思想,没有做到预事在先,见微知著,防微杜渐。3(三)工作状态“踏地”不实。XX党委尽管能够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领率意识还不够强,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防范、抓治理方面还做得不够。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对队伍教育管理的摆位还不够高,没有把足够的精力用于抓好队伍建设,有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