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苑庄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苑庄镇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五日苑庄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苑庄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1、规划编制的背景XX县区苑庄镇地处鲁西南平原,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接昙山山根,境内煤碳、石材、铁矿、黄沙资源丰富。省道蒙馆线贯穿东西,交通便利。全镇7.3万亩耕地、5.7万人,是农业大镇。全镇中低产田较多,开发潜力较大。由于经济欠发达、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低,进行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的能力较差,致使许多宝贵的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或处于闲臵状态。造成经济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为改变这一现状,苑庄镇抓住中央、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补助政策,先后实施了2005年黄淮海农业开发、2008年高村标准方田建设、2010官庄方田农业开发以及2011年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实施农业开发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和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431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65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苑庄与其他地区相比,仍-2-处于落后状态苑庄镇农业产业跨越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挑战。2012年,XX县区委、县政府积极推行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赋予了苑庄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更多的内涵和要求,明第1页共9页析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为苑庄特色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经济急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特色就是发展动力,特色就是产品生命力,特色就是市场竞争力。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苑庄镇农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2、规划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XX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汶政发。2011。1号)。二、农业产业概况苑庄镇位于XX县区东北部,辖6个社区,32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占总人口的93%,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7.3万亩,高价值经济作物面积3万亩,被誉为“XX市特色农业大镇”。土层厚肥沃,腐殖质丰富,结构优良,-3-耕作层30-40cm,有机质含量大于1.25%,全氮0.08-0.09%,水解氮71mg/kg以上,速效磷20-30mg/kg,速效钾110mg/kg,土壤ph7.0左右,微量元素充足,保肥、保水能力强,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耕地类型均属于干旱脊薄型中低产田,土壤类型主要是潮褐土。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有机质含量平均11.2克/千克,氮含量0.79克/千克,钾含量17.04克/千克。土壤表层质地大多为轻壤,部分为中壤,一般为中性,ph值为7.7。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项目区内经济林面积较大,以杨树为主。农田灌溉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重点来源于降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可供水量为711.3万立方。p=50%时,需水量为720.1万立方,可供水量为724.5万立方,第2页共9页结余4.4万立方;p=75%时,需水量为937.02万立方,可供水量为750.1万立方,供需缺口为186.92万立方。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6645亩,粮食播种面积69460亩,产量36390吨,其中玉米面积26585亩,产量16483吨;小麦面积42560亩,产量19845吨;蔬菜面积25580亩,产量62671吨;油料作物面积9110亩,产量3279吨;棉花面积2495亩,产量202吨;生猪出栏32800头,产量5055吨;家禽出栏949400只,产量1424吨。几年来,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1年底农业总产值43167万元,比2005年增加24963万元,比增130%;2011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7965元,比2005年增加4388元,比增122%。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劳动力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