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导言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基层街道(镇)、社区为依托,由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兴办的具有公益性、地缘性、互助性、福利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是解决城市就业再就业最具容量的渠道,也是培养社区居委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功能,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措施。建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高质量的社区服务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方式和社会化服务网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六盘水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六盘水市“十五”期间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5月—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试点先行、摸索经验、推广典型、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于2000年6月,决定在钟山区开展社区服务业发展试点工作。选择区府路、红岩、人民西路三个居委会为社区服务试点,到2002年底,试点工作结束,为正式启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第二阶段:2002年底至现在(2005年5月)。我市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2003年着重抓社区整合、社区选举、建章立制、培训居委会干部等工作,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办法,逐步开展了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警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等工作;2004年注重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推动发展社区服务业。我市积极争取钟山区社区服务设施国债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82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00万元,市、区财政配套资金320万元),着手建设4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服务站,目前,一期工程8个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进展顺利。(二)社区服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1、基本具备了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三支主导力量。一是建起了纵向的市、县(特区、区)、街道(镇)社区建设指导工作机构;二是建起了社区工作基础平台,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阵地的社区工作专业队伍;三是培育和发展了一定数量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公益性服务。2、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社区服务机构建设取得一些进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一是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区内集中了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商业、城管、交通、邮电、通信、警务等机构和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具备了有利条件;二是由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中心(在建)、就业培训中心、劳动保障站、托幼中心、荣军院、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精神病医院等,可以为特殊困难救助对象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租借的方式暂时解决了办公用房的问题,因陋就简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在市中心区争取到钟山区社区服务设施国债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市中心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状况。医疗卫生方面,在市中心区建立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星光计划”项目,投入资金1356.7万余元,建成“星光老年之家”26个(六枝2个,盘县2个,水城2个,钟山区15个,市直机关2个)。3、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情况:目前,市中心区共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56支,志愿者6000余人。4、便民网点,网络发展情况:钟山区培植社区服务网点41个,广泛提供卫生保健、健身、娱乐、教育等便民利民服务。钟山区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三)当前我市社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从总体上看,钟山区力度较大,水平较高,实质性进展较大。全市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对社区服务进行合理规划、大力扶持、加强领导、科学管理,促进全市社区服务业综合协调发展,如何提高全市社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是我市社区服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2、社区服务业发展缓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