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高速某特大桥下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岭南高速公路某标段某特大桥位于XX村境内,起点桩号为KXX,终点为KXX,全长1211米。全桥共分六联,下部采用柱式墩、桩基础、U型台、一字台、扩大基础。下部结构桩基156根,系梁72个,墩柱156根,盖梁78片。其中:φ150cm桩基124根(1#—3#墩及12#—39#墩),总长3294m,最深12#桩基长26m,最浅1#桩基长12m;φ180cm桩基32根(4#—11#墩),最深11#桩基长25m,最浅4#桩基长16m;φ140cm墩柱124根(1#—3#墩及12#—39#墩),最高2#墩14.5m,最矮1#墩6m;φ160cm桩基32根(4#—11#墩),最高17#墩17.076m,最矮11#墩14.432m;除1#—3#墩未设置系梁外,其它均在桩顶设置系梁;0号台右半幅为U型台,0号台左半幅和40号台为一字台,基础为扩大基础。二、施工的前提和基础1、已新修由既有公路至各墩台的施工便道,可满足施工道路需要。2、某特大桥料场已硬化,工程所用钢筋、水泥、石子等材料已进场。3、钻机、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泵等机械设备已安装就位,并调试完毕。4、配备了专职的桥梁工程师、试验人员、统计员、安全和质检人员、资料人员、材料保管员、领工班长等。所需人员均已全部进驻现场。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原材料试验已结束。该标准已经驻地监理处批准,可以做为本工程施工的控制指标。6、现场各墩台桩位已测设完毕,并经过监理检查复核无误。材料、人员及机械设备见附表。三、施工进度计划拟2005年10月3日开工,2006年7月10日结束。具体施工计划如下:1、施工准备:2005年10月3日至2005年10月8日;2、桩基施工:2005年10月5日至2006年3月2日;3、系梁施工:2005年11月3日至2006年4月15日;4、墩柱施工:2005年12月2日至2006年5月18日;5、盖梁施工:2006年1月6日至2006年7月10日。四、桩基础施工(1)钻孔桩基础施工(一)施工准备(1)施工平台①、场地无水时,清除现场杂物,将桩基位置整平夯实,埋设钢护筒后,钻机就位即可进行钻孔作业。②、场地为浅水时,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高度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0.5∽1.0m。③、场地为深水时,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平台牢固可靠,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钢管桩施工平台施工质量要求:a、钢管桩倾斜率在1%以内;b、位置偏差在300mm以内;c、平台必须平整,各联结处牢固,钢管桩周围抛砂包,并定期测量钢管桩周围河床面标高,冲刷是否超过允许程度;(2)桩位测定: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测定桩孔位置。(3)护筒埋设为固定桩位、导向钻头、隔离水、保护孔口及提高孔内水位、增加对孔壁的静压力以防坍塌,于钻孔前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护筒采用人工开挖埋入河床中、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土夯实,护筒外面与原土之间也要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顺该处渗入。沉入时采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方法。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护筒底端埋置深度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埋置深度2.0∽4.0米,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护筒连接处保证筒内无突出物,且耐拉、压,不漏水。(4)泥浆制备泥浆由粘土和水拌合而成,粘土采用以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优良膨润土。造浆粘土的技术指标拟控制在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胶体率大于98%、含砂率小于2%、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泥浆的性能与指标应满足比重、粘度、含砂率、胶体率、pH值的规范要求。粘土备料数量约为钻孔体积的100~120%。泥浆须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进中应随时检验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胶体率等,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沉淀后及时运走。(5)钻机就位采用冲击钻机施工,钻机通过施工便道运道施工现场。钻机安装就位时,详细测量,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顶端用缆风绳固定牢固,并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在钻孔过程中,成孔中心必须对准桩位中心,钻机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二)钻孔开钻时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