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部置:................................6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85、安全管理措施............................266、其它管理措施............................277、质量管理措施............................288、资料设计................................309、施工进度计划............................311、编制依据:1、招标单位提供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资料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91SB华北标准图集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7、《洁净室验收规范》GB50243-978、《高效空气过滤器》GB13554-929、《新净化厂房设计规范》GB50072-2001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总后药检所药检楼改造工程,建筑面积为3305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五层局部六层;一至五层为办公用房,六层为设备间。本专业设有给排水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系统;纯水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管路系统。2.1给排水系统:2.1.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给,与原管道连接,其中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38.3m3/d,最高小时用水量为7.09m3/h;生活给水系统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均采用暗装;管道穿楼板应做钢套管,套管的直径比管道直径大2号,套管顶部高出地面20mm,底部与楼板底面平,套管与管道间用密封膏填实;给水立管及吊顶内管道均设置防结露保温,保温材料采用8mm厚阻燃聚乙烯泡沫缠绕;埋地、暗装管道均做防腐处理,涂刷沥青漆两道;2.1.2、排水系统:2.1.2.1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制,采用单独立管排放,设置伸定通气管,其中P1系统接入室外20或19号检查井内,排入室外化粪池;P2接入11号检查井,P3接入11号检查井,P4接入9号检查井,P5接入7号检查井。2.1.2.2管材采用机制柔性铸铁管。小便器采用感应冲水挂式小便器,地漏采用带自封器式。2.1.2.3由于为改造工程孔洞尽量采用原有的位置。所有吊顶内、管井内的管道均做防结露处理,做法同给水管道。2.2采暖系统:2.2.1本工程采用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一至五层除净化间、配电间均安装散热器,六层只在制水间设散热器;2.2.2热媒为95-70℃的热水,采暖负荷指标为70W/m2,办公室设计温度为20度,卫生间的设计温度为16度。2.2.3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机械循环系统。2.2.4室内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管径大于DN32采用焊接,小于或等于DN32采用丝扣连接。2.3通风系统系统:本工程通风系统包括洁净实验室和普通实验室通风系统,其中二、四层为洁净实验室,建筑面积约93m2,其他实验室均为普通实验室。2.3.1洁净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参数要求:2.3.1.1室内温度18-26℃(全年平稳过渡)。2.3.1.2室内噪音<=60dB(A)(国家万级标准)<=60dB(A)(国家千级标准)。2.3.1.3室内照度:大于等于300LX(按18W/m2计算)。2.3.1.4设计净高度为2.5m。2.3.2送回风系统流程:新风→尼龙网→粗效过滤器→空调→加压风机→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洁净室室内→排风2.3.3洁净实验室设置独立局排风系统,为了保证洁净室正压,洁净室室内的压力保持大于等于2次/h换气的正压风量。2.3.4根据排风量及正压风量要求计算,本实验室风量平衡数据为:二层总送风量:3026m3/h,考虑漏风系数1.1则为3328.6m3/h四层总送风量:3169m3/h,考虑漏风系数1.1则为3485.9m3/h2.3.5空气净化处理新风、循环风经组合式空调机的初效过滤器过滤,再经净化加压机和内中效过滤器过滤,然后经每个房间的高效过滤送风过滤,每室进风的洁净度均达到1000级,由于本系统设计中的高效过滤器均在其额定风量70%左右下进行,可以延长使用寿命50%-100%。2.3.6管道布置及系统组织:送风管经组合净化机组引出后,然后再分支至各个高效过滤送风口,每个高效送风口均装有风量调节阀,以平衡各室送风量,各室的回风经设在夹道下部或隔墙下部回风口循环回入组合式净化机组,形成室内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以回风口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