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4页[编者按:目前我国社会对于社会福利问题存在着很多分歧的看法,在一次研讨会上,当一位政治学者提出一个建议给全国所有人一定数目的基本生活保障费时,几乎遭到某些学者面对乌托邦式的嘲笑。这说明在我们一些学者心中社会福利观念是多么单薄,非人道的思想是多么得牢固。有人宁可看着有些人在花天酒地,一掷千斤,却不愿将这些富人的钱匀一点给贫苦百姓。中国可以有人大手大脚的将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最豪华昂贵的998万元的宾利轿车买下,却不能提出一点增加社会福利保障的建议。在发达国家都难以消费的宾利轿车却在相对贫穷的中国买出个天价。真是咄咄怪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文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陈平教授“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政策”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地反驳。作者认为,陈平先生的错误在于没有对我国现有的在仲大军先生眼里看来是“贵族式”或“等级制”的社保制度与西方公共福利制度进行深刻比较。这一观察极其敏锐。请参考本网仲大军先生的《延长退休年龄不如调整财政税收和养老待遇》。]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初探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章星球2004年9月28日作者电子邮箱:gguggu@126.com前言:“福利国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形态(1),是在对“战争国家”的反思中发展起来的,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正在使现代国家理论发生质变却不容置疑。它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形态,而且也在改变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例如它使国家的核心职能从亚当·斯密归纳的国家义务从第一条“保护本社会的安全,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和践踏”,转向了“尽可能保护每一位社会成员,使其不受社会其它成员的欺侮和压迫……建立并管理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等公共服务领域,这种转变导致了公共福利支出迅猛增加,反映在数据上就是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主的社会政策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提升,如欧盟十二国平均社会政策支出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7.2%(1993年)、远远高出了军事等公共安全开支。基于以上事实,本文把福利国家理解为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国家核心职能的国家形态,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第2页共34页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4页要让社会成员分享所属社会发展成果。福利国家第一阶段是发端于德国的“前福利国家”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虽然是“缓解贫困问题”,但俾斯麦社会政策的主要设计者瓦格纳已经对国家职能进行了新的定位:“现在国家的主要目的,在变更财富的国民分配,而使劳动阶级获受利益。一切政策应使其社会政策化,国家应当保护劳动者。”第二阶段是始于英国和美国的“福利国家”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70年代末)――这一阶段被称为福利国家的黄金时期,福利国家在欧美迅速普及,其基本措施是增加劳工福利和国家宏观调控,以“政策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一阶段各福利国家还普遍出现国有经济比例上升的情况。第三阶段是目前出现“滞胀现象“的后“福利国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福利国家的经济效率受到了普遍质疑,一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怀疑凯恩斯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理论大肆抨击,将其作为西方经济衰退的“替罪羊”,福利国家的基本理念受到巨大冲击”。②新保守主义也认为“福利国家对个人自由具有灾难性的后果”,甚至连民主社会主义也“象新右派一样看到了福利国家存在的致命弱点”③。福利国家到底还有没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呢?抑或如某些“自由论者”所称“福利国家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可行的,福利国家包含了其自身终结的种子”?④欧洲的高福利国家还有可能继续维持吗?高福利国家还值得发展中国家效仿吗?福利国家应该削减福利还是改变福利供应结构?福利国家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国家形态,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劳工阶层的福祉,而且带来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黄金增长期,事实证明,它不仅是理想和公平主义的,也是极富效率的,短短几十年之间在平平静静的实践中取得史未有之的成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