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通过表扬积极发言的小明来鼓励全班同学踊跃发言。该教师使用的强化类型是()。A.直接强化B.泊我强化C.替代强化D.延时强化2.智力的关键要素是()。A.思维力B.想象力C.观测力D.判断力3.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组员不包括()。A.班主任B.任课老师C.学校管理人员D.学生4.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A.3~6岁B.6~12岁C.12~18岁D.18~30岁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A.启发性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导向性6.学习方略一般包括认知方略、元认知方略和()。A.记忆方略B.资源管理方略C.思维方略D.措施方略7.对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起决定性作用的()。A.科技水平B.文化老式C.政治经济制度D.生产力水平8.人格特质说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A.埃里克森B.卡特尔C.皮亚杰D.维果斯基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一种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A.技能B.动作技能C.智力技能D.操作技能11.我们在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B.操作纯熟C.操作整合D.操作定向12.情感是客观事物与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A.行为倾向B.心理体验C.认知反应D.道德规范1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者属于()时期的特性。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道德成规前期14.李老师在教“体积的意义”时,巧妙地运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设疑:“为何瓶里的水没有增长.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这个问题一提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构造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知识块被激活了,他们各抒己见,当学生就究竟跟什么有关而剧烈争论时,李老师看准时机,及时组织学生探究这个现象,李老师的上述教法运用了()。A.争论设疑法B.联想法C.比较法D.引趣法1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提议,这属于教师基本权利中的()。A.教育教学权B.学术研究权C.学生管理权D.参与管理权1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7.“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话的意思是()。A.一元化的人才观B.以智育为关键的人才观C.多元化的人才观D.以德育为关键的人才观18.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A.评估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19.我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用措施,加强教师的(),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A.纪律意识和业务培训B.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C.纪律意识和社会道德素质D.品德素质和教学技术20.小朋友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详细事物的支持,阐明小朋友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详细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说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A.科学性知识B.方略性知识C.功能性知识D.生产性知识22.艾宾浩斯研究遗忘的措施是()。A.群集法B.地点法C.计算法D.节省法23.狭义的教育制度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4.数学课上,教师专家“对称”这一概念时,采用了三种方式: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称”的意义;从某些图形中分别找出线对称和点对称图形;运用线对称和点对称的原理,在方格内设计美术字。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培养学生的()。A.多元智能B.身体-动觉智能C.空间智能D.音乐智能25.胡老师埋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长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A.正强化B.负强化C.予以惩罚D.消退26.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年限是()。A.6年B.7年C.8年D.9年27.对个别学生的教育()。A.就是要靠班主任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D.重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28.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