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附件2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技术方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年7月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1项目概述1.1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西部地区是指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和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区),面积约为597.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2%以上。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纬跨度大,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区内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西北干旱少雨、西南温湿多雨、青藏高原寒冷。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多变,地形地貌的复杂与多样,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我国几大江河的发源地。因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对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新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内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全面地掌握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功能区划和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9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3S技术),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奠定了基础。内蒙、甘肃等西部省、自治区在过去均开展过有关生态环境的调查工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环科所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过类似工作,而且在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均有一定基础,所有这些,都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开展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1.2项目目标本项目以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宗旨,为国家进行生态环境管理、为西部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目标是:(1)以陆地资源卫星的早期和最新图像或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展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2)掌握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动态变化;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3)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基本数据库,初步形成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专题图的查询数据库,同时探索现代生态环境基本数据库和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模式。4)完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调查综合报告,为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5)为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区划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5页2.生态调查指标2.1调查指标2.1.1社会经济基本状况1)总人口2)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4)人口结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5)财政收入(万元)6)国内生产总值(万元)7)国内生产总值、三产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8)农民年均纯收入(元)9)贫困人口比例(%)10)单位GDP能耗(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能源)(吨标准煤)11)单位GDP耗水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耗水量)(m3)2.1.2土地2.1.2.1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总面积(hm2)2)耕地面积(hm2)3)园地面积(hm2)4)林地面积(hm2)5)草地面积(hm2)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hm2)7)交通用地面积(hm2)8)水域面积(hm2)9)未利用土地面积(hm2)2.1.2.2水土流失(水力侵蚀)1)水土流失总面积(hm2)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3)水土流失面积年扩展速率(hm2/Y)4)土壤水力侵蚀流失量(t/hm2/Y)2.1.2.3沙漠化(石漠化)1)沙漠化(石漠化)土地总面积(hm2)2)沙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3)沙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年扩展速率(hm2/Y)4)风蚀和沙化耕地面积(hm2)5)风蚀和沙化草地面积(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