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7页实验一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的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观察液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渡过程。3、测定液体在园管中流动时的上临界雷诺数Rec1和下临界雷诺数Rec2。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掌握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计算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三、实验仪器1、雷诺实验装置(套),2、蓝、红墨水各一瓶,3、秒表、温度计各一只,4、卷尺。第2页共37页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7页四、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不变。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流速u,这时候如果微启带色水阀门,带色水就会和无色水在管路中沿轴线同步向前流动,带色水成一条带色直线,其流动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带色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的在管道中流动。此时,在速度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带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运动成临界状态。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色线完全扩散与无色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紊流运动。雷诺数:Re=u⋅dγ连续性方程:A•u=Qu=Q/A流量Q用体积法测出,即在时间t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Q=ΔVtA=π⋅d24第3页共37页第2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7页式中:A-管路的横截面积u-流速d-管路直径γ-水的粘度五、实验步骤1、连接水管,将下水箱注满水。2、连接电源,启动潜水泵向上水箱注水至水位恒定。3、将蓝墨水注入带色水箱,微启水阀,观察带色水的流动从直线状态至脉动临界状态。4、通过计量水箱,记录30秒内流体的体积,测试记录水温。5、调整水阀至带色水直线消失,再微调水阀至带色水直线重新出现,重复步骤4。6、层流到紊流;紊流到层流各重复实验三次。六、数据记录与计算表1、上临界雷诺数Rec1次数ΔV(m3)t(s)Q(m3/s)u(m/s)Rec1平均Rec1123表2、下临界雷诺数Rec2次数ΔV(m3)t(s)Q(m3/s)u(m/s)Rec2平均Rec2123第4页共37页第3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7页d=mmT(水温)=0C七、实验分析与总结(可添加页)1、描述层流向紊流转化以及紊流向层流转化的实验现象。2、计算下临界雷诺数以及上临界雷诺数的平均值。实验二流体流动沿程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稳定流动时在长为L等直管以及通过阀门时的能量损失情况。2、熟悉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的能量损失计算方法,并对能量损失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3、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二、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掌握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第5页共37页第4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37页2、熟练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计算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三、实验仪器1、流体综合实验台(沿程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实验管)一套;2、被测阀门一只;3、U形压差计两套;4、温度计、秒表、卷尺各一只。流体综合实验台四、实验原理沿程阻力系数:流体在等直管道中流动,由于摩擦阻力引起能量损失。对距离为L的两断面列能量方程可求得L长度上的沿程阻力损失。hf=P1−P2γ=Δh由达西公式:hf=λ⋅Ld⋅u22g得λ=2gdhfLu2=2gdΔhLu2,并计算对应雷诺数Re。第6页共37页第5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37页其中,Δh由U型侧压管测得,u用体积法测得流量并由u=Q/A,A=π⋅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