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波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宁波市人事局甬人才〔2008〕16号关于印发《宁波市2008-2009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的通知各县(市)、区委人才办,各县(市)、区人事局,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慈溪出口加工区人事劳动局,大榭开发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在甬大中专院校,有关企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城市的决定》要求,根据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实施人才“百千万工程”和我市在产业发展中提出的“做优五大重点优势产业和做强五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我们编制了《宁波市2008-2009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是反映我市人才紧缺状况与需求趋势的基础性指导文件,是指导我市人才有序、合理、适时、适量流动和制订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及出台人才优惠政策措施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编制我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文件。各地、各行业、各单位可参照《目录》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各自发展需求,坚持“引培并举、紧缺先行、优先环境、整体推进”的指导方针,强化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宏观引导作用,利用市场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基础配置作用,发挥企业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进和培养更多的紧缺人才、创新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的区域、产业分布,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力和我市人才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附件:宁波市2008-2009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二○○八年九月十二日《宁波市2008-2009年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编制说明一、《目录》编制的目的与方法《目录》的编制是为掌握我市人才紧缺程度、供求状况和对紧缺人才需求的行业、岗位、地区分布及用人单位对紧缺人才的专业、学历、资历和能力要求等基本信息,从宏观上指导紧缺人才在行业和地区间的合理布局、指导我市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及对人才的有效利用,提高我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以适应产业转型与发展,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录》的编制采用了整体结构系统分析法。即对我市产业结构、人才结构、人才的素质层次结构、供求结构、人才紧缺状况结构、人才需求的地区结构进行研究,对产业进行分类整合,区分人才素质层次、学历和资历层次、专业要求层次、紧缺状况层次以及不同紧缺状况下的人才层次结构,形成以人才紧缺度为核心的分产业的紧缺人才系统,并逐一进行系统研究,最终形成开发导向目录。二、关于《目录》的结构编制《目录》时把宁波市34个产业整合为五大类产业群,作为《目录》的五大板块,每个大类产业群中又包含若干小的产业。每一个板块都设置八个栏目,分别为:产业类别、主要紧缺岗位、紧缺人才专业要求、紧缺人才学历资历要求、对紧缺人才的能力关注、人才紧缺状况、人才紧缺指数、地区导向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可以清晰地看到,宁波哪些行业需要人才,需求什么层次的人才,具体到哪些岗位,紧缺到什么程度,对这些人才的专业、学历和能力有怎样的要求,是宁波哪些地区等等。因此,这八个栏目的设置能较科学地反映出制订导向目录的宗旨和要求,同时也符合宁波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现状。三、关于产业划分和顺序排列1、产业的划分与统一行业划分是开发导向目录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目录》的板块结构。为此,我们把问卷调查表上填写的行业先规范,然后进行统一。由于各个单位对行业的理解不同,同一行业可能填写为几种不同的名称。例如,对国际贸易就有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纺织国际贸易、食品加工国际贸易、光电国际贸易、工贸、国际贸易物流、IT业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工贸一体化等,编制时把它们统一称为国际贸易。行业名称统一后共有34个,同时,因为样本数量和样本单位人才需求人数的原因,有些行业需求人数不多,因此,把相近的行业又进行了整合,最后整合为5大类22个产业。2、产业排列顺序在行业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宁波市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政策精神,把一些行业并入某一类产业,形成五大类产业,即:五个优势产业,五个新兴产业,临港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