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御景湾15#、19#楼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日期: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盐城御景湾15#楼、19#楼工程位于盐城市神州路西,盐塘河南。基础开挖场地较为狭窄,东西面约25米处有建筑物障碍,南面为城市道路;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建筑场地土地段类别为对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类第2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0页别为Ⅲ类。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形式为整体筏板及承台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地下室防水等级为P6。该工程为地下一层。设计±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米,原始地面标高约为+2.5米,承台基础基底标高-4.0m,筏板基底标高为-2.3m,基底标高复杂,土方开挖时要做好标高控制,严禁超挖。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在-1.5m左右,因雨季施工地下水非常丰富,土方开挖前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本工程场地为长江冲积漫滩地貌,基坑侧壁土层主要为可塑~软塑状粉质粘土,局部夹粉土、粉砂。时下正值丰水期,地下水埋藏较浅,且水量颇丰,增加了基坑工程施工难度。基于上述条件,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的判定标准,结合该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可综合判断该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二.编制依据1、盐城御景湾15#、19#楼工程设计图纸2、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基坑支护图纸。3、御景湾15#、19#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6、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7、本公司关于质量保证及质量要素程序的有关文件。8、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建筑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7)所收集的相关资料。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场地为长江冲积漫滩地貌,根据御景湾15#、19#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第3页共30页第2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0页场地地基属软弱场地土,场地上部岩土分布情况如下:1层杂填土(Q4al):杂色,稍密~松散状,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夹砖石块,局部回填有建筑、生活垃圾。该层局部分布,厚度在0.5米。2层粉质粘土(Q4al):灰、灰黄色,局部夹粉土及粉砂团块,湿~饱和,可塑~软塑状。稍有光泽反应,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全区分布,厚度在0.9米。3层淤泥质土(Q4al):灰、青灰色、灰黑色,局部夹淤泥质土及粉砂团块,天然状态多呈饱和,软塑状。所夹粉土多呈稍密状,一般层厚约8.3米。四.总体施工部署4.1质量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合格。分项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优良率85%。4.2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土方开挖确保总工期50天完工,开工日期按业主要求。4.3施工总体部署如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所示。该工程土方开挖的总体部署:先进行基坑外侧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作,再进行基坑内降水工作,水位降至基底下-0.5米开始土方开挖工作。该图中南侧为纬九路(现作为现场施工临时道路,在纬九路与地下室之间距离比较近,且之间有太多的电力管线,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时无法进行大放坡开挖,必须进行基坑支护才能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故在此段由东向西施工六排φ700双轴水泥搅拌桩做重力式挡土墙兼做止水帷幕,形成厚5.4米的水泥土墙兼顾止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