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重点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百问百答(修改稿)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零一六年四月目录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1二、化工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19三、建材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21(一)水泥行业..........................................................................................21(二)平板玻璃..........................................................................................28四、钢铁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29五、有色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3六、造纸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4七、电力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35(一)发电行业..........................................................................................35(二)电网行业..........................................................................................44八、航空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45九、石化行业常见问题与解答..........................................................................45第0页共5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0页共59页一、各行业共性问题解答1.在开展2013-2015年度核查工作过程中,若部分参数2013年和2014年无自测值(采信缺省值),2015年有自测值,是2013-2014年使用缺省值,2015年使用自测值?还是全部采用缺省值?为了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一律采用缺省值。2.报告主体拥有多个分厂怎么办?建议将地理上相对独立的分厂作为一个个核算单元,在报告中分别识别并计算每个核算单元的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CO2回收利用等排放源,最后汇总即反映了报告主体的总排放情况。3.如企业间存在设备租赁、承包情况,该如何核算和报告?按照运营控制权法,如设备租赁、承包等,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纳入具有实际运营权法人企业的核算和报告。租赁来的设备应纳入企业报告范围;租赁出去的设备不纳入报告范围;外包的生产活动不纳入报告范围。4.报告主体存在跨行业生产活动怎么办?怎么从政府发布的诸多《指南》中选择适用的《指南》?建议按产业活动细分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对应一种产业活动,也方便适用具体所属行业的核算报告《指第1页共59页第0页共5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9页南》。5.国家给出了区域电力排放因子,但是在执行MRV课题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出台的每个省的排放因子,这样,从国家的角度,为了数据可比,肯定要用国家的因子,但从各个省份上来说,是不是自己省份的排放因子更加准确?采用国家给出、并不断更新的区域电力排放因子。国家区域电网包括: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六个区域,其中贵州省属于南方区域电网,目前企业进行2013-2015年碳排放核算报告时需要使用的电力排放因子为2012年南方区域电网排放因子0.5271kgCO2/kWh。6.对于缺省值和检测值,应怎样选择?对于缺省值和检测值,应该优先使用检测值。如果没有条件或方法规范检测,就采用缺省值。但是,对于同一报告主体在填报不同年度数据时,所有的数据获取方式必须保持时间序列上的致性。例如:某个数据采用检测值,就应一直采用检测值;采用缺省值,就应一直采用缺省值。7.企业排放量贡献小于1%的排放源是否可忽略?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