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EnvironmentalHistory:BetweenScienceandPhilosophyBy:JanOosthoek(1999)a英语原文连结:http://www.eh-resources.org/philosophy.html翻译:马景文/自学书院b(译注:文章提到许多西方学者的名字;译文只保留几位大众熟悉的译名,其它的保留原名,以免混淆。各位用原名搜索,可以得出不同的译名。)导论从1960年代起,「环境」已成为政治议程的重要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和欧洲的消费者社会膨胀,令人担忧。比较富裕和教育程度较高的社群表示关注,要求有更清洁和安全的环境。由此发展而来的环境运动并不是十分历史导向。人们认为当其时的问题是独特的,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和工业进步的产品。但是,有些人认识到要了解当代的环境危机,我们要有历史的角度。环境历史应运而生。本文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篇幅较少,探讨什么是环境历史。第二部份讨论环境历史的一些议题,探索生态危机背后的知识和哲理,检视人们在某些时期如何看待大自然世界。但环境历史不单只是知识历史,这也是人类对大自然世界的影响,和大自然世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因此,本文最后的部份会检视农业发展对地貌的影响。本文受篇幅和时间所限,不是全面评论环境历史的全部议题;也不全是原创,虽然部份会反映作者的个人意见和评论。文章内容也反映作者的个人兴趣。文章内容有限,是因为现代环境历史涵盖层面广阔,不是十多页就可以说清楚。这是否标志环境历史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aThisessay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ShareAlike2.5License.Thislicenseallowsyoutodownloadandreproducetheessaysforeducationaluse,compilationsornewcreativework,aslongasyoucredittheoriginalauthorandrepublishitunderalicenseidenticaltothelicenseitwasoriginallypublishedunder.b译文是根据「创作共享」的「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条款发表。你使用这些材料,即是接受这网站的条款和使用材料的条件。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环境历史环境历史?是什么意思?是历史学家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科学家学习历史和人文语言?这正是DonaldWorster在《大自然的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一书中所提出。他强调自然科学和历史已变得互不相关,各走各路。历史学家专注人,社会和文化;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如此一来,大自然和文化是分开的,分属于以不同语言描述的两个不同世界。这现像遮蔽了一项事实:文化是受到周边的大自然影响。但这不是单程路,因为文化也影响大自然世界。Beinard和Coates定义环境历史时,包含了这个矛盾的特点:「环境历史是关乎长期以来,人和大自然的其它部份的不同对话,尤其集中于相互关系。(注1)」要了解这些相互的影响,我们必须跨越文化与大自然,科学与历史的鸿沟。环境历史就是试图把科学和历史拉在一起。Worster这样说:「主要目的是把大自然重新放回历史研究中,或是探讨生物—物理世界如何影响人类历史的过程,以及人们如何思索和改变周边环境。(注2)」当史学家认识到大自然和文化有连系,就开放了学科的新天地。历史变得更为跨越学科的界限,不单只是利用人类科学,也开始利用自然科学。环境历史确实把许多新「特点」引入历史的舞台,包括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人口学、植物学和生态学。这名单还是不完整的。史学家要运用这些其它学科的概念,非常吃力,除了要求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的培训外,还有自然科学(注3)。要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是难以应付的任务,可能需要新的学术培训才能培养出一个通才。史学家要扩阔视野,科学家同样要在工作中加入人类历史。他们似乎已经长期忽视了历史过程。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没有包含时间因素。自达尔文以后,科学家知道大自然世界,甚至整个地球,是悠久历史过程的产品。但他们没有把人类文化作为这过程的影响之一。在地球的历史中,虽然人类是新来的,但对地球的重大影响,已经有二千万年。这即是说,我们以为是「自然」的,在某程...